第3章 取萧清流唯和景,斗罢盘根魂梦乡[第3页/共4页]
作者手机微信同号
话说二人走出道观,此时天已大亮,观中时候仿佛与外界不一样,林月儿四顾看了好久才道:“完了,我们这是在那里啊?我都没来过这里啊。”穆子书看了一下,指着观后一峰道:”我们上去看看吧,站的高看的远。“月儿点头依允。本来此山极高,极目而视,峦峦几峰并立,一条明练也似溪流蜿蜒交叉而过,溪流绝顶,模糊一汪湖水泛着朝雾鳞光,不甚清楚。月儿欢畅道:“是了,阿谁湖就是墨池湖了,镇上都在那边取水来的,过了湖绕过一丘土坡就是家了。”子书便道:“那恰好,趁便把阿谁千年树妖砍了,给镇上锄一祸害。”月儿点头承诺。二人情意相通,相携走下山去。
树林草坪边上,几只肥牛正在悠哉安步。一少年初戴绒丝双角帽,身穿皂角坎肩。肤色古铜,体健雄浑。赤膊短裤,看来体力不凡,却坐在那边横笛咿呀,调弄管弦。远了望去极不谐调,但谛听来其声忽尔婉转忽尔铿锵,很有真脾气不时透露。再谛听仿佛有甚么碰撞之声,侧过几棵劲竹,但见两牛砥砺霍霍,红目铮铮,在草地上比赛。有诗为证:一牛角弯环,一牛尾秃簌。短笛垄冈来相逐,日高草长无朝露。砺石发白苔角上,尘飞毛竖残破竹。只见穆林二人刚好路过,远远瞥见这番气象,月儿笑对子书说道:“你看那人那么蛮,却玩弄笛子玩,有一句成语最对这个景了,你猜甚么?”子书笑道,“对牛操琴。”二人相视一笑。月儿此时腹中有些饥饿,子书便道,“我们去问他要些干粮看有没有。”一齐来到那少年面前问个礼,道明来意。那少年从包裹中取出一张芝麻松仁葱油饼,从腰间取下水囊一并递给子书道:“我常常在山野放牧所用,你们不嫌弃就行。”子书道声谢,便分了一半给月儿,本身先咬了口,一入嘴中便觉香味盈盈,一则此次出来没带食品,二来取宝剑时破钞了太多精力,又是大病初愈之身,一时把多年的饥饿一发勾了出来,不觉多咬了几口。抬头喝甘泉时,瞥见那少年憨憨的望着本身浅笑,俄然想起来问道:“毛颖镇要如何走,另有多远?”月儿只吃了两口感觉没甚么味道,听子书问起便也想问。那少年顺手指着一条似路非路的小径道:“呶,走陆路呢沿着这条路有两天的路程,走水路呢去那边河里找条筏子走多数天就能到,不过前面有个瀑布不好走你们要多加谨慎。”子书还给少年水囊道,“还没就教如何称呼呢?”那少年答道:“叫我阿牛好了,你们要去镇上,我家有现成的竹筏借你用吧,你帮我去城里送封信,我堂叔住在镇上,竹筏交给他就行了。”子书谢过,遂和月儿一起跟着他,趋笨牛,转山林,行不几步,便闻声轰霹雷隆声震耳欲聋,本来他家住在瀑布中间,站在门口便看到那溪流湍湍荡荡从上游奔来,击打在两岸的浪花飞溅漩回,很有几分动感。再看中流涌急,偶尔凸起的石头也难挡其势,刹时飞奔直泻而去。就中不一时还会有几尾小鱼蹿出水面,或平空奔腾,顺水势跳水而去,磷光闪闪,朝阳掩映中颇透几分英姿。另有的逆流挣扎,大有力挽狂澜的意义,不过不几下也被激流冲下。那瀑布沿空更有一道彩虹模糊挂着,风景更添了几分神韵。阿牛将几只牛赶入圈中,从屋内拿出一封信并些须干果交与子书,带领二人沿一斜坡下来,从竹林湾里解下绳索,托出一竹筏道:“我堂叔在镇上开一个牛二杂货铺,请转告他我过几日再去看望他。”二人告别阿牛,子书便于竹林边选一竿好竹,削为长篙推筏上船,撑起竹篙,那竹筏便悠悠然荡离岸边,逆流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