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惊风波》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五十二章 三尺翠衣[第1页/共2页]

端坐马背上的公孙梓犀一听,顿时哈哈大笑:“姊姊不是从天上来的,不过要到天上去做神仙。小童,奉告我,去巴陵如何走?”

这时,帷裳猛地向上揭开,明晃晃的日光打在脸上,元灵均举扇挡住。

一道高耸的声音插出去,突破了清脆动听的歌声。

“府君可考虑过,从那边引水,晋国几月未曾下过雨,百姓饮水都成了困难。”一名郡官极沉着地反对了这一发起。

“三尺翠衣女公孙,中间莫非是公孙将军。”郡守另有几分见地。

方才闻声她唤主君为侄女,又着一身翠色深衣,虽未佩带三尺剑锋,也足以猜出此人身份,那便是公孙府的十娘公孙梓犀,她曾万里赴戎机,替父兄驻守北部归婺,又在邕国公主薨逝后,朝廷无将帅可出的难堪局面下,决然接令北上声援北伐的雄师,且一战成名,人称“三尺翠衣女公孙”,敌军谈之无不色变,当真是巾帼不让须眉,让国中一众鲜衣怒马的氏族后辈汗颜惭愧。

“一向砍不睡觉?真的好不幸,不如让姊姊去帮帮他吧。”

“中间好眼力,某恰是公孙梓犀。”公孙梓犀拱手回敬。

“就丢下我不管了?太不尊敬长辈啦。”公孙梓犀冷静嘀咕着,一脸受伤。

“减缓天旱有何难的,侄女休要暴躁。”

面前荒凉的气象让元灵均心如刀割。她对政务一窍不通,但也明白地盘之于百姓的首要性,不但仅是百姓,还关乎一个国度的运气。如果没有粮食充饥,就没法扶养滋长后代,人丁便会急剧减少,没有人丁繁衍作为国度的底子保障,在悠悠乱世之下又何谈“治国”二字呢?

元灵均来到一块硬得像石头普通的土块上坐下来,遥眺望去,骄阳炽热地烤着大地,她心中不免会烦躁。眼看和樊姜商定的刻日越来越近,治旱一事还是一筹莫展。

累累白骨无人收,自古疆场哪有不惨烈的战役。

渠奕前去方洲郡催促农耕,那边的旱情不比这边严峻,但是处理起来还是毒手,但只要有了精确的体例,何愁大旱不解。

本着“侄女的便宜不占是傻子”的精力,持续占便宜。公孙梓犀枕着元灵均的腿,很快便睡了畴昔。

见有马车远远地朝这边驶来,小童们从劈面跑将过来,大声唱着孺子谣:“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去砍伐野竹,连接起来制成弓。打出泥弹,追捕猎物。

元灵均苦着脸,肉疼地瞪着已经啃去大半的饼:“女人,那是我的饼。”

“晓得,是你的才要拿,别人的我怕下毒。”一口咬下去,厚着脸皮抢过元灵均的腰扇,缓缓动摇,“乖侄女,你得少吃一点,女孩太胖欠都雅,何况都是有夫婿的人了,还是不食人间炊火的俏郎君,艳福不浅啊。唔,饼还不错……别怪女人我没提示你,白叟言听得。”

他们说的不无事理,元灵均凝神深思起来。

久旱无雨,非国度之运,百姓之幸。人们说,遭遇天灾,必是君王不贤。从古至今,历代帝王莫不为此战战兢兢。撤乐减膳,避殿祈福,登坛祭雨……为能祈求老天降雨,减缓旱情,南边诸国帝王均已支出实际施动,百姓为之称贺。

众郡官一同看向说话之人。一名年纪约摸双十的翠衣女子大步走来,绰约多姿,谈笑甚媚,是可贵一见的婀娜美人。她袅袅走到世人面前,抱着双臂。

“我听阿娘讲,月宫里住着仙女姮娥和兔子,另有一个男人日夜不息地伐树,他好不幸,必定不晓得太阳神罚他砍的是一颗不死之树。”

元灵均展眉:“姑母有良方?”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