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大户[第1页/共3页]
别说,这王家还真是财大气粗,都入夜了,四周屋宇楼阁灯火透明,耀如白天,也不知到底是几进几出的宅邸,若无人带路,定会晕头转向。
正在此时,廊下传来一声低笑。
王锦锦步子小,走了快半刻钟还没到。
本觉得睡一觉这“借尸还魂”的荒唐事就会结束,但是王锦锦展开眼,入目烛影摇摆,暖帐温香,窗外圆月高悬,一旁知心的丫环早就捧铜盆、奉脸帕的候着。
老太太被她逗笑了:“你这小猴精,方才还在讲大事理呢,这会儿反撒娇起来,你倒说说,怎俄然替这些刁奴讨情了?”
忠心与否她不晓得,但必然没有紫竹那般多的花花肠子。
王锦锦对她的态度温和多了,她笑了笑:“都三月了,用不着穿这么多,你如果不放心,跟我一块儿去福寿堂吧。”
王锦锦当作没有瞥见两个下人之间的比武,接过蓝烟手里的大氅,往身上一披,便大步前去。
此中一个粗使婆子有些难堪:“五女人,这是老太太交代的,这些下人护主不力,每个罚两月月钱,抽二十藤鞭呢!”
毕竟让她一个成年人整日装七岁女娃,实在有些太能人所难。
紫竹欲言又止:“提及来,也不知三女人、四女人如何了……”
她不说话,刘氏也不思疑。
王锦锦循着声音望去,但见堂前站着一名老妇,她身量不高,枣红色的羊皮褂子穿在身上格外大气。满头银丝挽起,用镶满宝石的抹额勒着,右手拄着一根马头黄杨木拐杖,恰是王家的老太太。
别的几个妇人穿戴不如三婶四婶,王锦锦猜想是三房四房的姨娘,她悄悄打量了一圈,还是分不太清,也没有见到庶出的二姐三哥,想必他们的生母周姨娘也没有在这里。
刘氏欣喜道:“你小小年纪倒懂事,只可惜,这王家嘴巴太多,故意人总会捅到老祖宗面前的。”
老太太闻言,又惊又喜,眉开眼笑的对旁人说:“听听,听听,这小丫头电影竟然还晓得起佛家的偈语,提及来一套一套的,你们呀都该学着点儿!”
“别打了。”王锦锦倒不是圣母,只看不过眼。
劈面而来的淡淡香粉气味,竟不测的好闻。
她固然和紫竹都是王锦锦院子里的一等丫环,可紫竹比她来得早,服侍王锦锦也有三年多了,王锦锦收支常日里也只带着紫竹,职位高低可见。
刘氏见女儿被夸奖,忍不住浅笑,同时内心也犯嘀咕,本身这女儿最不爱看书的,怎还晓得起这些。
“五女人醒了!”
见得王锦锦,婆子们忙躬身施礼。
王锦锦回想了一下明珠儿的神采,随即快步奔向老太太,扑入她怀中撒娇:“老祖宗,孙儿想你!”
她从柜子里取出一件水桃色的襦裙,利索的给王锦锦穿上,道:“老祖宗正在福寿堂经验三女人、四女人,梅姨娘哭哭啼啼好一阵子了。说来也是,奴婢觉着女人落水这事儿还真不怪她们,五女人,你说是不是?”
这模样让王锦锦想起本身归天的父母,她心有所感,下认识的伸手拍她的后背安抚:“娘亲,别哭了,女儿好着呢。荡秋千的时候本就有些口渴,这不,直接摔湖里喝个管饱。”
王锦锦抬手一指那些被打的奄奄一息的下人,问:“这都抽多少鞭了?”
受罚的丫环小厮王锦锦固然不晓得名字,可也记得在明珠儿落水的时候,他们都在四周,想必是救济不及时,老祖宗迁怒连坐。
刘氏闻言,执手绢沾了沾眼角的泪珠,破涕为笑:“你这孩子,打哪儿学来的口气,跟个小大人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