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碧血剑(49)[第1页/共4页]
袁承志叹道:“我甚么都及不上爹爹,他会做诗,会用兵兵戈,我可全不会。”青青道:“你的武功却定然比你爹爹强。”袁承志道:“我爹爹进士出身,没练过武。但武功强只能办些小事,可办不了大事。”青青道:“也不见得,武功强,当然很有效处。”
这一役虽没杀了阿巴泰,但聚歼清军一千余人,实是十余年来从所未有的大胜。群雄在锦阳关前大呼大跳,喝彩若狂。袁承志瞧着金蛇剑上的点点血迹,心想:“此剑本日杀了很多鞑子兵,才不枉了这剑身上的模糊碧血!”
袁承志当下与孙仲寿、程青竹、沙天广、水总兵等商讨,将鲁直群豪、明军降兵、山宗旧侣、各地英豪平分红三营,由朱安国、水鉴、罗大千三位晓得布阵兵戈的旧将分统,孙仲寿则总其成。大师说既已跟朝廷开仗厮杀,该当归附李闯王,三营兵马开赴襄阳、南阳,助攻陕西督师孙传庭的明兵。袁承志却以为,朝廷固然无道,但是眼下大局以抗御满洲入侵为重,倘若打倒了明兵,清兵乘机篡夺我汉人江山,难道成为千古罪人?世人商讨之下,决定三营兵马临时开向山东东北,在直鲁交界处的盐山、骝山、马谷山一带驻扎。该处山深林密,偏僻荒凉,火食希少,两省官吏平时都照顾不到。幸亏此次劫得粮饷甚多,尚可在本地屯田开垦,袁承志又留下两铁箱金砖,六七千人马食用几年也当够了,不必出动打家劫舍,引得朝廷出兵来剿。倘若清兵入关,或是再犯山东,三营人马便北上抗敌,袁承志等获得讯息,自即归队,与群豪并肩而战;倘若闯军军阵倒霉,三营也当支援救济。于此隐伏一支有力人马,为国为民,待时而动。
只见东面桌边坐着个胖大梵衲,头上一个铜箍,箍住了长发,边幅威猛,桌上已放了七八把空酒壶。店小二送酒到来,他揭开酒壶盖,将酒倒在一只大碗里,骨都骨都一口气喝干,双手左上右落,抓起盘中牛肉,半晌间吃得干清干净,一叠连声大嚷:“添酒添肉,快快!”这时几个店小二正忙着号召袁承志等人,不及理睬。那梵衲大怒,伸掌在桌上猛力一拍,酒壶、杯盘都跳了起来,连他邻桌客人的酒杯也震翻了,酒水流了一桌。
第十二回
袁承志忽想:“闯王和各路义兵四下造反,岂不是帮了鞑子兵的大忙?”这句话却不便出口,只心中模糊感觉不安。
世人听了这番计议,俱都拍掌称善。
那客人“啊哟”一声,跳了起来,是个身材肥大的男人,上唇留了两撇鼠须,眸子一翻,精光逼人,叫道:“大师父,你要喝酒,别人也要喝啊。”那梵衲正没好气,又重重一掌拍在桌上,猛喝:“我自叫店小二,干你屁事?”那男人道:“向来没见过这般凶恶的削发人。”那梵衲喝道:“本日叫你见见!”
袁承志和青青、哑巴、洪胜海三人押着铁箱首途赴京。沙天广豪兴勃发,要随盟主去京师逛逛。程青竹久在北京住,人地均熟,也求同业。袁承志多有两个得力帮手随行,自欣然同意;又见洪胜海一向忠心耿耿,再无背叛之意,便给他治好身上伤处,洪胜海更是感激。
朱安国、罗大千、倪浩等曾在锦州、宁远与清兵多次血战,虽觉部属兵将不听号令,规律不整,非精锐之师,但凭心而论,也觉这一仗胜得委实非常幸运。他们素知清兵精于骑射,步兵冲杀时一往无前,勇悍无伦,明兵实非敌手。袁督师当年以是得能宁锦大捷,全仗了守监城、用大炮,若在平野比武,凡是明兵必败。这一次交兵,一来伏兵凸起,杀了个清兵出其不料;二来截断了清兵千余名前锋,群豪及明兵以数倍之众围攻,人数上大占上风,清兵救兵开不上来;三来袁承志部下技艺精熟之士甚众,以之对战清兵,殊不见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