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锦衣镇山河》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 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第1页/共2页]

连严嵩的死敌,裕王党的干将,内阁次辅徐阶都评价胡宗宪:“汝贞(宗宪)大事不胡涂。”

贺六道:“部属是甚么人,竟劳得胡部堂亲身驱逐。”

皇上这些年重用严嵩。因为严嵩除了会整人、杀人,更会识人、用人。

俞大猷是个老粗:“甚么大名,都是些浮名罢了!”

胡宗宪又指了指中间的两名武将:“这位是浙江都司戚继光戚将军,这位是浙直备倭都批示俞大猷俞将军。”

那官员跪倒道:“臣,浙直总督胡宗宪,恭请圣安!”

凭借严嵩,胡宗宪是不得已而为止。想要实现本身定国安邦的弘愿向,就要有充足的权益。想要有充足的权益,就要在朝廷内有一座大大的背景。严党现在在朝廷高低一手遮天,胡宗宪只能认了严嵩为座师。

浙江巡抚郑必昌、南直隶巡抚赵贞吉,二人统归浙直总督胡宗宪统辖。但是二人一个是徐阶的门生,一个是严嵩的铁杆,他们向来是水火不容。

贺六先是大声道:“圣恭安!”而后他从速上前,掺起胡宗宪:“胡部堂,快快请起!”

赵贞吉道:“贺大人,有礼了。”

{n/√

贺六拱手:“部属不敢。”

贺六朝着船埠上的官员们拱了拱手:“贺六何德何能,竟劳得诸位大人亲身到船埠驱逐?”

贺六道:“戚将军、俞将军。二位的大名,部属早就是如雷贯耳!本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

一名身着正二品绯袍的官员迎上前来。此人面庞削瘦,五十来岁,两鬓已是点点白斑。

戚继光则是儒将,孔夫子挂腰刀,文武双全。他拱手道:“贺大人千里迢迢不辞辛苦,来江南严办钦案,实在是辛苦的很。”

贺六对戚、俞二位将军的大名,早已是如雷贯耳!大明军中,又有谁不知戚继光、俞大猷之名?倭寇残虐东南,端赖着戚、俞二位将军南征北战,倭寇之患才不至于愈演愈烈。

胡宗宪是好官,却不是甚么孤傲的清流。他精于为人办事。

戚继光说这话,贺六倒有些难为情了:“甚么千里迢迢,甚么辛苦?比起二位将军浴血疆场,安邦定国的功劳,我贺六只不过是干一些分内的小事罢了。”

贺六受命来江南查抄前任两淮盐运使吴良庸的宅邸。那位吴良庸吴大人,既是郑必昌的老友,又是郑必昌的后代亲家。

郑必昌一脸媚笑:“胡部堂说的是。贺大人,我们在扬州汇春楼上为你摆了拂尘宴,还请赏光啊!”

贺六拱手道:“见过赵巡抚。”

故交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扬州船埠上张灯结彩,一群江南本地的官员们正在恭候着贺六的到来。贺六是钦差,又是锦衣卫十三太保里的老六。江南官员们怎敢骄易于他?

贺六道:“我们来扬州又不是游山玩水的。陆批示使太正视我,老是交给我些查清、查不清都会获咎人的案子。”

老胡对贺六说道:“老六,我们来的不是时候啊。人家都是烟花三月下扬州,我们却在这深冬时节来了扬州。”

船终究泊岸,贺六下船。

胡宗宪摆了摆手:“老六,你受得是皇命,办的是钦案,是朝廷委派的钦差。江南的官员们来此驱逐你,也是照朝廷的端方办事。你就不要过谦了。”

一个月后,扬州。

胡宗宪,浙直总督,领兵部左侍郎衔。大明东南的基石,同时也是。。。。严嵩的门生。

其他官员们也齐刷刷的跪倒一片。

一艘官船从运河驶入扬州船埠。官船的船首,站着贺六和老胡。

贺六道:“部属如何忘了,胡部堂的父亲但是我们锦衣卫的老前辈了!”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