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一章 廷杖声声[第2页/共3页]
李东阳谢迁刘健韩文等人也心中恼火,即便是大事化小,皇上也该有个谦恭的态度,而非硬邦邦的派人来传这个圣旨,更何况圣旨的说话毫无安抚惭愧之意,相反确切指责怒斥的口气。
谢迁刘健等老泪纵横,谢迁实在是撑不住了,身子一歪,昏了畴昔。
刘瑾咬牙叫道:“便成全你,加二十杖。”
刘瑾回身暴露一口白森森的牙齿笑道:“宋大人,咱家感激你的提示,但颠末此事,咱家也明白了一个事理,之前咱家做事老是计算结果,患得患失;现在我明白了,他们要我死,我岂能容的了他们,本就是你死我活之事,怨不得我心狠;宋大人留步,我晓得你心肠软,但身在咱家的态度上,这回可软不得。”
“李公,看来皇上( 是不听劝了,我们不能希冀皇上会下决计了,这个决计要我等帮着皇高低。”韩文的神采涨得通红,胡子也吹起老高。
李东阳感喟一声,喝干了杯中的残茶,站起家来整了整衣冠,举头阔步出了公房,院子里的众大臣们纷繁让来一条门路,但见李东阳居首,刘健谢迁摆布跟从,前面的是韩文曾鉴等各部的尚书侍郎,以及六个给事中、都御使、翰林院等处赶来援助的文官上百人,浩浩大荡直奔乾清宫而去。
石文义拱手道:“遵公公命,来人,拿下戴铣。”
张永看了宋楠一眼,结结巴巴的道:“皇……皇上……不好了,内阁带领六部文官上百人来乾清宫了。”
乾清宫门前的台阶下,上百文臣跪在殿门口要求正德出来见面,石文义率三百锦衣卫大汉将军虎视眈眈的拦在宫门处,上百东厂番役连续赶到堆积在附近防备。
三四名锦衣卫大汉将军如狼而上,擒住戴铣拖到殿前,两名锦衣卫拖过一条长凳来,将戴铣按倒在凳子上,一人伸手掳去戴铣下衣,暴露屁股来,另两人手持桑木棒照着戴铣的屁股开端抽打。
刘瑾眼中暴露忧色,连声道:“奴婢服从。”说罢起家往外便走。
刘瑾抬起脸来,脸上鲜血弄得乌七八糟,正德和宋楠都吓了一跳,正德气的神采发白,怒道:“锦衣卫都是干甚么吃的,这还了得?给朕惩办这帮不懂端方的,刘瑾,去奉告石文义,谁敢肇事,重责不怠。”
正德留步道:“也是,朕胡涂了,这帮人胆量再大也不敢对朕如何。”
世人静下来听内阁首辅大人说话,李东阳道:“现在递辞呈为时过早,那是最后的手腕,老夫建议,我们个人去乾清宫外跪谏,君有过,臣有责,别忘了我们都是大明朝的重臣,总要尽了我们当臣子的本分,也算是对的住先皇对我们的隆恩了。”
宋楠悄悄道:“皇上勿要焦心,臣估计他们不敢闯乾清宫,十之八九是要在宫门外进谏,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怎会对皇上倒霉。”
刘瑾大笑道:“后路?我便是想这个词想的太多了,这才有本日之事。”
李东阳愁眉深锁,肥大的身子也微微的颤抖,但他却没有落空沉着,面前已经有些人脑筋发热了,完整忘了策动对刘瑾等人弹劾的初志了,借刘瑾之事向皇上施压,让政务重回正轨才是此次行动的终究目标,而非一门心机的跟皇上负气,这岂不是违背了身为大明朝臣子的态度和身份。
本来躲起来不肯露面的牟斌也不得不现身出来假模假样的叮咛石文义庇护好宫门,本身从速进殿见正德,自承护驾失责如此,正德没表情跟他罗嗦,命他周到监督宫门口的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