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锦衣大明》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85章 官民论[第1页/共2页]

梁叛有些体味了,点点头,俄然想到一个刁钻的题目:“那他父母呢,他做了官以后,在父母面前到底是以他为尊,还是以父母为尊?”

“比如他崇佑三十年一年在高淳、溧阳、宜兴三县之间修建了近二百里的沟渠,这都是他的政绩,但此中只要一百一十余里是建在田间垄侧,的确利民,但其他八十余里则在三县交连之处,两侧十里以内并无水田耕作,全然是劳民伤财之举。”

我真没想过要扛起全部松江府,只筹算搞定阿谁刁钻的老丈人罢了啊……

行了,就这么办罢……

冉清点头道:“他以为衡量一个官员的独一标准,便是政绩,他做的统统也都是为了政绩,只是有些为政绩而做的事刚好也无益于民罢了。

不测无关乎政绩,也无损于政绩,常朴的政绩很踏实,他在极短的时候内征收到了够数的布匹、棉花,这些在账册上面反应得清清楚楚。

黑夜再度覆盖在了松江城的上空,前两日未曾真正聚起来的云雨,又缓缓从东南边向此处滚滚飘来。

那人还要再问,张了张口,毕竟没有问出口,只是重重地叹了口气,回身回到船上。

梁叛问:“啥意义,做了官就退化了呗?”

冉清道:“何慎恭的‘官民论’其意是将‘官’与‘民’全然辨别,‘民’仍旧是人,‘官’却不再只要品德,另有部分神格。”

祝四舅看了他一眼,约莫认得,上海县的,也是来得最晚的一批人。

相较而言,何慎恭的“官民论”固然也是“丧失人道”的论调,但在感情上多少还是能够适应和接管的。

冉清笑道:“他是只看政绩的,不管常朴有没有在布解之役上存在舞弊,只要松江府实在完成了朝廷的任务,将朝廷所要求的粗粗布如数解到京师,那常朴便不会有罪。”

冉清道:“天然是以他为尊,他的官既然高人一等,他的父母没有官身的话天然低他一等。不过仕进做到他的境地,父母都有诰封的,也算官身,只是他的岳父母便实实在在要低一等了。对他来讲人之于官,形同牲口之于人。”

说完了“官民论”,梁叛向冉清就教了一个最核心的题目:“那你看何慎恭会如何措置常朴的案子?”

梁叛暗呼“高端”,又问:“那官职凹凸和出身呢,可有别离?”

冉天罡也是,他确切是被倭寇全师爷他们抓了,只要反过来抓到全师爷,不但能够救出冉天罡,还能顺手替这老瘪犊子按上一份功绩——帮助缉捕倭寇!

何慎恭这个奇葩,竟然偶然中给了他一个极新的思路——将统统归咎于不测。

眼看着沉重的乌云再度飘来,船小的人不由喃喃谩骂出声,毕竟非论是大风还是大雨,他们的划子都没法对付,如果一个闪失,大风将他们掀起来撞在大船上,这些划子当场便要翻覆。

梁叛道:“呃……就是说脱胎换骨,变成另一种完整分歧的种类。”

不过冉清内心却冒出一个动机:爹若真的为这件事而死,倒也不枉了,不但毫不冤枉,反而与有荣焉,松江百姓全要念着他的!

借兵,还是不借兵?

有人看着越来越近的乌云,终究忍不住了,将划子划到泊岸,走到堆栈门外,对仍然守在此处祝四舅道:“祝老爹,大人们……不会来了罢?”

冉清只觉面前一亮,当真地思虑过后,说道:“如果遵循何慎恭的思惟,或许……能够的!”

现在,就等戚继光的答案了。

常朴他们若真的如此做法,那真的是……捐躯成仁了!

梁叛不由得好笑,说道:“他倒还晓得公允!但是我从请报上看,他在南直巡抚任上,还是做了一些利民之举,政绩上也很标致。”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