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怎么处处都有睿敏这丫头[第1页/共3页]
淳于信忙道,“儿臣不敢!”
天子点头,说道,“身为一方将领,首要的不是财帛,而是军心!”想了一瞬,说道,“你以兵部之名犒赏君达关统统将士,命公孙明风将有功将士名单报来,斟情升赏!”
“是,皇上!”宋文杰忙躬身回道,“这二人恰是在东海跟随微臣的两个长随!”
淳于信点头道,“陈仁在军中倒很有威望,只是他有勇无谋,只能为将,不能为帅!”
淳于信淡笑道,“公孙明风是一方守将,君达关少不了他,纵赏,怕也只能赏些财物罢!”内心却暗叹,公孙明风立此奇功,接下平邯府的兵权本是顺理成章的事,恰好小狐狸执意不肯。
淳于信薄唇微勾,说道,“想来阮知府一介文臣,如此兵变也受了惊吓,不敢居功罢!”
淳于信点头,说道,“外祖父戎边多年,身经百战,天然也是极好的人选,只是他方才回京,又接掌铁甲军兵权……”说着,悄悄点头。
淳于信忙道,“儿臣不敢!”
天子微微挑眉,却并不戳穿,只是点头问道,“依你看……陈家父子如何?”护国大将军陈洛书是陈贤妃之父,也就是说,是齐王淳于信和五皇子淳于昌的亲外公,一时候,倒想晓得这位齐王又如何说法?
天子点头,说道,“你拆来瞧罢!”
天子点了点头,叹道,“选来选去,还是离不开公孙一门!”微微闭目,说道,“罢了,幸亏中间另有你!”
天子淡道,“知不晓得倒也罢了,只要未曾虚报军功!”
齐王殿下微微勾唇,淡笑道,“可惜,人算不如天年,他没推测,那几日连日大雪,山路难行,不但担搁了日程,还被幽州守兵知觉。”话虽如此,心中却暗赞,狄山、景宁二人,能在尽歼秦胜成一行以后,还将前哨阻截这很多天,行动之速,反应之快,当真是可贵。
这里天子步步摸索,齐王殿下却似浑然不觉,当真想了想,回道,“现在定弘远将军汤思炎的两个儿子均在东海,汤思炎虽可为帅,却无将可用。”
天子点了点头,叹道,“当年与陟流国一役,镇国大将军威名远播,陟流国慑于公孙明远之威,这十余年来不敢等闲犯边,现在……”悄悄点头,心中悄悄沉吟。对于陟流国最好的人选,天然是公孙明远,但是公孙一族势盛,如果再将平邯府二十万兵权交了给他……那岂不是大邺朝半数的兵马皆在公孙一族的手里?
天子笑道,“也只要睿敏那刁钻丫头想得出来,好歹他也是朕的探花郎呢!”向下边侍卫道,“还不快传!”
天子皱眉,又想一瞬,问道,“那么,定国公汤家呢?”汤家与靖安侯府同气连枝,现在怕也在暗助齐王。
天子点头,说道,“上阵父子兵,现在若他为帅,便只能用公孙家的人!”说着不由苦笑,点头道,“公孙家的儿子,如何如此的多!”
“嗯!”天子点头,叹道,“可惜别人在陈留,纵我们肯调,公孙宁也一定肯放人!”俄然想到一事,说道,“方才阮一鹤的奏折里,说兵乱时,端赖平邯府军中一人死力周旋,才比及京里派出的轻骑!”说着又将奏折翻开一看,点头道,“嗯,上骑都尉张伦!”
天子点头,续道,“至于……”语气略迟,目光在奏折上一瞧,俄然指着两个名字,向阶下立着的宋文杰道,“宋参领,这狄山、景宁二人,朕记取东海战报常见,不是你的部下?”
淳于信取过,见还未曾拆封,便捧着送到天子面前,唤道,“父皇!”
“四品又如何?”天子点头,说道,“就封他为平邯府守尉,赐三品上轻车都尉,暂引平邯府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