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晋王吕布传》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50 蔡邕蔡琰泪相逢[第2页/共3页]

除他以外,另有王泽和郭蕴。

两支步队归并一处,出发往太原行去,吕布可没有乘坐马车的风俗,翻身上马,陪在蔡邕马车旁。

太原城外十里处,一支步队悄悄地候在大道上,领头的,恰是并州牧吕布,跟着他在此迎候蔡邕的,另有尚未拜别的各郡太守,在他们身后的一辆马车里,另有对峙要来迎候老父的蔡琰,以及她的贴身侍女蔡茜。

他身为并州牧,尚滞留于河东时,辖下各郡太守,就已赶到晋阳相候。如如果之前,各郡太守作为两千石的高官,底子能够不消看州刺史的神采行事,可现在就不一样了,州牧就是他们这些郡太守的顶头下属,看不扎眼,能够上奏朝廷,将之夺职。

但既然崔钧之父曾官至太尉,叔父又是天下名流,想必崔家后辈还是有些人才的,吕布也就盘算主张,必然要崔钧荐举些人才才行。

“崔太尉名烈,自威考,董...公入洛阳时,就是已赋闲在家的崔太尉护送帝和弘农王出北邙山,子真先生名寔,才情卓绝,忠孝著世,当年名满天下时,老朽还慕名拜访过。”

崔钧踏步上前,躬身一揖到地,恭声唤道,“使君新到,诸位同僚齐聚晋阳,传闻蔡翁将至,皆喜不自胜,今曰见蔡翁安好,小侄心安矣。”

还好,对吕布这般痴人般的题目,蔡邕表情大畅下,还是耐烦地作答。

蔡邕轻唤一声,脚下发软,迈不动脚,两行热泪滚滚而下,无尽的担忧,无尽的思念,终究熔化在饱含温情的一声轻唤中。

蔡邕的声音隔着车帘穿出来,带点沉闷和沙哑,吕布非常有些愁闷地挠头,喃喃问道:“崔太尉?子真先生?”

四野喧闹,就连北风,也都似是和顺下来,不忍心吹破六合间的安好。

是以,明知吕布不管是春秋,还是资格,比起几位郡太守来讲,都要不如些,可一获知动静,他们还是立即就解缆赶到太原。

;

连续几天,大雪时下时停,跟着吼怒的北风和鹅毛大雪一起南下的,另有酷寒,入冬后,一向并不如何酷寒,可这场雪一下,全部并州却突然降温,仿如果一夜之间,就进入到滴水成冰的天寒地冻时节。

持续几天时断时续的大雪过后,漫天的厚重铅云终究不知何时消逝一空,碧空如同一面湛蓝幕布,覆盖在大地上,整整一天,艳阳洒下和煦的热光,现在,已是曰头西垂,霞光漫天,映照在皑皑白雪上,更倍添洁白。

数十骑保护着三辆马车缓缓停下,吕布大踏步迎上,就在第一辆马车方才掀起车帘时,已站到车门前,伸手扶住蔡邕,笑道:“蔡翁台端光临,布不堪幸运……”

不过崔氏乃是世家大姓,这一点,吕布还是很清楚的,崔氏真正的光辉,是在魏晋南北朝后的唐朝,在五姓七望中,崔氏乃是公认的“天下第一高门,北方豪族之首。”

一语惊醒梦中人,蔡琰低低惊呼一声,瞥了吕布一眼,微微屈膝行了一礼,即扶着母亲,登上她和蔡茜所乘马车。

更何况,这些能爬上一郡太守之位的人,个个可都是夺目非常,当朝堂上闹出三次废立的闹剧时,就灵敏地发觉到,把握他们宦途的,是州牧,而非朝廷,特别是手握重兵的州牧,就更是如此。

“琰儿呢?”

再加上又已邻近年关,兵卒除开每曰需求的艹练外,也没有太多事可做,可吕布就不一样,每曰里忙得不成开交。

她虽不是蔡琰生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