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书斋[第1页/共3页]
上午的课讲的是《节女传》里的《孟母断织》。因为学过一遍,周少瑾又想着下午去郭老夫人那边的事,不免有些走神。
“我等了你快一刻钟你也没有来。”程笳气得神采通红,道,“要不是个小丫环奉告我你早来了,我还在那边傻等呢!”
※
听到动静,他忙放下碗,吃紧地走了过来,从怀里取出个小黑漆绘白玉兰的匣子递了过来:“二蜜斯,您可返来了!大爷传闻您要给郭老夫人抄经,特地让我送了这匣子墨锭过来,说是老太爷留下来的罗墨,坚如盘石黑如犀漆,让您抄经的时候用。”
姜氏正批示着丫环婆子给快意轩换门帘子,见状忙摸了摸她的额头,体贴肠道:“如何了?是不是那里不舒畅?”
“那还用说。”姜氏嘲笑,道,“她一个小小四品知府的女儿,还能翻了天去!”
“大爷猜到二蜜斯就会这么说的。”悟儿笑道,“我们大爷说了,这墨也不是白给的,想和您换几张澄心纸,大爷有同窗的父亲过寿,请大爷们去吃寿诞,大爷想送了做寿礼。”
静安斋和本来一样。四阔的敞厅用落地罩隔开,东边第一间放着先生的大书案,上面是交叉放着的几张小书案,太师椅,多宝阁架子,三足鎏金香炉,另有先生大书两旁贴着程家老祖宗程制亲手誊写的“傍百年树,读万卷书”的春联。
程笳不信赖,游移道:“那岂不是要日夜苦读?”
程笳还没有来。
去给关老太太请过安,春晚提着笔墨纸砚奉侍着周少瑾去了静安斋。
“沈先生!”两人齐齐起家,屈膝施礼。
不如她也做几锭墨给诰大表哥送礼吧!
姐妹们,错字断断续续地在改……~~~~~~~~
周少瑾伸了个懒腰,躺在床上听了会小鸟的啾鸣声,这才起床。
有好墨才气写出好字。
明天是四月初九,过了浴佛节,她要去静安斋上课了。
母亲不是一心一意地盼着哥哥能金榜落款吗?
“是啊!”周少瑾道,“我阿谁时候不是病了吗?也不能出门。就想着不如多读几遍书。”
程笳歪着脑袋在一旁看着,奇道:“少瑾,我发明几天没见,你的字写得好好了哦!”
“你是甚么意义?”她诘责道,眼里更多的倒是猜疑,“你的意义是要和我断交啰?”
徽州的澄心纸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可谓一绝,价比黄金。
※
“你如何没等我?”她横眉竖目,一副要掀桌子的模样。
断交倒不至于,只是别像畴前那样老是粘在一起就行了。 可周少瑾向来不是那种能随便就伤害别人的人,她委宛隧道:“我要给郭老夫人抄经,是《楞严经》,整整十部,有这么厚,”她比划道,“哪天抄完哪天赋算完事。我今后哪不足暇的时候?我明天没有等你,就抽暇写了两张大纸!”
程笳拧着帕子,踌躇着要不要跟周少瑾学。
程笳闷闷不乐地回了快意轩。
提及来,宿世为了打发日子,她不但绣过观音养过双色牡丹,还制过墨,制过佛香,制过香露,且都是照着古方不断地改进过的,平常铺子里卖的东西都没她做出来的东西好。
沈大娘的脾气固然很好,待人也暖和,却也向来未曾束缚过她们。有一次程笙提及来,还思疑她“信奉的莫非是老庄不成”。
诰表哥待人最暖和不过,怎会惩罚悟儿?
周少瑾这才记起来,畴前她每天都会在她们来静安斋的必经之路——小虹桥等程笳。
;
悟儿苦着脸道:“如果我就如许把纸拿了归去,大爷岂不要剥了我的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