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和离[第1页/共4页]
丫环笑道:“老太太命人清算了姑奶奶出嫁前住的屋子,这会儿姑奶奶和二女人都住在那边呢。”
“但是,”母亲抽泣道,“太太定然不会同意我带走孩子们。”
郑氏的肩头一僵,哭声顿时一噎。
“都到这时候了,这些话另有甚么说不得的?!我晓得你们家的端方,朝堂上的事家里妇孺不准过问。但是,此事非同小可,好歹我也要让你明白此中的短长才是。你觉得护国公那件事真的就没人晓得?只因他势大,背后又有太后撑腰,现在就连圣上都要对他退避三舍,满朝的文武这才三缄其口。可恰好只要你们家阿谁书白痴不自量力,还自发得是做了甚么诤臣,却也不想想,太火线才还政于圣上,圣上又如何会在这个时候为了这么件小事去违逆太后?!昨儿朝堂上乃至有人提出要满门抄斩……满门抄斩啊!如果然到了那一步,”说到这,外祖母的声音也跟着颤抖起来,“要真到了那一步,莫非你真忍心叫我一个白发人送你这黑发人吗?你但是我捧在手内心养大的啊!”
她的手不由就是一顿。
见大舅母还要说甚么,二舅母从速上前一步,对锦哥温谈笑道:“锦哥是来看外祖母的吧?恰好,你外祖母在你母亲屋里呢,你直接畴昔吧。”说着,冲本身的贴身丫环使了个眼色,叮咛送锦哥畴昔。
玉哥恨恨地瞪着她,猛地冲过来推了她一个趔趄,便扑进外祖母的怀里,跟着母亲一起放声大哭起来。
锦哥忽地站起,翻开帘幔就冲了出来。
想到父亲说的“大归”,终究弄明白这个词的含义的锦哥不由一阵坐卧难安。为了所谓的“节义”,她的父亲已经丢弃了她们一家人,莫非母亲也要……
郑氏原就是个荏弱无主意的,这几日面对母亲的抽泣劝说,她本已有所松动,现在俄然听到女儿小小的年纪竟不顾礼教大义如此替本身着想,不由又悔又愧。她扑畴昔抱住锦哥,抚着她的脸颊大哭道:“锦哥,都是娘不好,是娘对不起你,娘反面离了,娘就守着你们,是死是活我们一家人都在一起。”
二舅母听她说得狠了,从速站出来禁止道:“大嫂,她一个小孩子家懂甚么……”
锦哥不测埠一扬眉,“你都听到了?”
“母亲……”
那一日,从诏狱返来后,固然她和老管家都杜口不谈父亲的死志,可太太仿佛已经预感到了甚么。从那今后,太太就像是断了朝气一样,一日比一日病重。三天前,当锦哥的外祖母派人来接她母亲和她们姊妹时,太太俄然态度大变,抱住弟弟无忧不放,说甚么也不肯让他跟着母亲回娘家。最后还是锦哥做主,承诺和无忧一起留下陪着太太,太太这才勉强同意放mm玉哥儿陪着母亲去外祖家。
她的话还没说完,就瞥见阿谁带路的大丫环递来的眼色,马嬷嬷当即改口道:“要不,女人悄悄出来看看?”说着,也不叫人,亲身替锦哥打起门帘,放她进屋。
帘幔内,外祖母又道:“所谓‘伉俪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如果阿谁宋文省真是个知礼的,这时候就该先行给你一封放妻书。你才二十八,莫非竟要叫你用下半辈子替他陪葬不成?!不说别的,锦哥儿他们三个可都是你亲生的,单是为了那三个孩子,你也要早拿主张才是。”
锦哥心不在焉地跟着丫环今后宅去,直到绕过外祖母所住的正院,她这才回过神来,问那带路的丫环:“我母亲没有住在外祖母那边吗?”
屋里,帐幔低垂,一片沉寂。
她回身翻开帘幔筹算出去,一昂首,却只见她那九岁的mm玉哥儿正站在门口,满脸仇恨地瞪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