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章 云门山中表真情2[第2页/共2页]
会稽山自古以来就是人杰地灵之处,大禹封禅、结婚、计功、归葬都产生在这里。秦始皇完成大统之业不久就“上会稽,祭大禹”。晋代王羲之曾携谢安等朋友在此曲水流觞,留下典范之作《兰亭集序》。“王霸之气”与“文人之气”的兼而有之让这座山成了很多名流雅士研讨经学的必选之地。云门山虽不是会稽山的主峰,但是这里风景倒是最奇特的,向南可见矗立的秦望峰,向北可见幅员广宽的平原,彼苍与百姓尽在眼中。唐琬心想,甚么心胸天下,若不登高一望天下,又何故将这个天下归入胸怀当中,至此算是明白了陆游为何挑选在此学经。
小蝶固然也感觉这风景好,但是于她而言,是赏不出个名头来,待得久了竟困乏得很,站在那边眼皮老是不听使唤地就眯上了。唐琬想这里也没有外人,便安排她到榻上歇息,本身则掩上门,单独出去赏风景了,顺带确认一下山上的赵公子是不是她所要找的那位赵公子。
唐琬毕竟是弱女子,腿脚力量不敷,费了好大的劲才与小蝶一起寻到了半山腰的云门寺。幸亏山里风凉,不然二人此番劳作,怕衣衿早就要湿透了。见到寺内和尚,唐琬道明来意后,便被领到了一处别院。别院好似是特地筹办的,桌几上放着各种生果,看来这必然是陆游的情意了。
那位和尚行了礼,果然拿出功德簿翻了翻,回道“施主,本日的香客中未曾有位姓赵的。禅院里听课的,有胡尚书之子胡杞,许员外之子许伯虎,仿佛也未传闻有一名姓赵的。”
和尚双手合十,恭敬地回道,“陆施主正在禅院入耳主持讲经说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