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风波[第1页/共4页]
易楚略思考,道:“嫂子先带全哥儿找大哥,全哥儿已经困得睁不开眼了,睡在车里总比外头和缓,倘或得了风寒更是费事。我跟阿齐再找找,稍后就跟你们汇合。”
易齐点点头。
没过一会儿,吴全又叫,“仙女在飞”,是嫦娥奔月的走马灯,嫦娥的衣衫是用绡纱做的,随风舞动,好像仙女下凡。
这阵子京都产生那么多事,他必然是忙得不成开交,恐怕也没工夫出来闲逛。
吴嫂子跟柳叶一人牵着吴全一只手走在前面,易楚拉着易齐跟在前面,五人谨慎翼翼地挤过人群,入眼就是座三层高的灿烂灯楼。
接着又猜第二个,故意记不住,有眼看不见,打一个字。
吴嫂子只好牵着他的手去买,恰好中间另有卖豆汁卖馄饨的。干脆大师都坐下来,易楚喝了碗豆汁,吴嫂子跟柳叶分吃了一碗馄饨,易齐则喝了碗山查水。
易齐也跟着一起喊,喊声掺杂在鼎沸的喧闹声里,如同石沉大海,转眼消逝得无影无踪。
不过这也没甚么不好的,别说吴大婶对易家很照顾,就是多熟谙个同龄的女孩子也没甚么坏处。
吴大婶生了两男一女,前头两个都已结婚,家中还剩下一个小儿子。她总不能让小儿子跟柳叶一道出门。
想到杜俏,不免又想起辛大人,都十几天没见到他了。
吴嫂子长这么大就没跟衙门打过交道,流着泪问:“到哪儿报官?这时候衙门都关门了吧?”
易楚忙将柳叶失落一事说出来。
几人辨清路往回走,吴嫂子蓦地道:“三妹,三妹呢?”
易楚听懂了老夫说的话,只感觉背后凉飕飕地冒盗汗。
吴全也吵着要糖葫芦。
吴嫂子气得呵叱他,柳叶却护得紧,“全哥儿还小。”
小孩子都怕拍花的,吴全也不例外,灵巧地牵住吴嫂子的手。
易楚立即明白吴嫂子为甚么要叫着她跟易齐一起去灯会了。
易齐闻言,悄悄抬起了头……
走到卖豆汁的处所,卖豆汁的老夫还记得易楚,问清启事,叹着气道:“灯会上哪年都得丢几个小孩子或者大女人。闺女啊,听我的,别找了,从速回家吧,就是找到了,也不是先前那小我了。”
易郎中笑着挥手,“早去早回,别玩太晚。”
荣郡王世子?
没走多远,身后俄然传来混乱的马蹄声,易楚忙拉着易齐避到街边。
想了想,又问:“大爷,您晓得如何报官吗?”
吴壮将牛车赶到街旁停下,“前头就是灯市,牛车过不去,你们下来逛逛吧?”
说曹操,曹操到。
隔壁吴家门口停了辆牛车,吴婶子的大儿子吴壮坐在车辕上,他媳妇吴嫂子已在车里等着了。
头一个谜语简朴,谜面是一个小女人,坐在水中心,穿戴粉红袄,系着绿绸裙,模样真标致。打一莳花。
易楚也是头一次经这类事,并没有甚么好主张,只勉强保持着沉着,“我们再找找,能找到最好,实在找不到明儿一早去衙门报官。”
吴壮一把拽住他,“爹留在这里看着牛车,你跟娘和姨姨出来,记取不准乱跑,不然娘找不到你就不管你了,待会我们坐车归去,你就跟拍花的走吧。”
吴全摆脱柳叶的手,指着空中叫,“娘,你看,猴子会动。”
易楚无计可施,只能扯着嗓子喊,“柳叶,柳叶!”
易楚道:“嫂子,你跟全哥儿在这别动,我跟阿齐分头问问有没有人见到柳叶。”
另有卖油炸猪耳朵的,易楚又买了一小包,用油纸细心包了筹办带归去给父亲吃。
摊主指着最高处那盏会转圈的八角美人宫灯,“就是那盏灯……女人别看宫灯模样不别致,上面的美人图但是武烟阁主亲手所绘,放眼万晋国,只此一盏,再无第二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