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第 110 章[第2页/共4页]
李山顿生敬慕之情,不由对杨萱的铺子多存眷了些。中午趁杨桂两人歇晌之时,对杨萱道:“国丧既过,纸笺不能只卖那种素色的,倒不如别的刻些牡丹芙蓉等花草,或者前人佳句印在纸笺上,届时与食盒一道送往有司胡同,想必能有人喜好。”
李山一向觉得能运营醉墨斋的女子,必然是位三十摆布,豪放凶暴的女子,没想到面前之人才十三四的年纪,又是生得如此标致。
杨萱忙让春桃将杨桂和薛大勇唤出来,先容道:“大的阿谁叫薛大勇,将近七岁,小的这个是杨桂,刚满五岁,他们两个都才开端描红,读过几遍《三字经》。”
而有资格殿试的前八十名,则留在京里各自寻了住处筹办殿试。
杨萱闻言尚在踌躇,李山又主动请缨,“摆布我闲着无事,这一两天就能画成,届时女人看看,能用就用,不能就算了……只不知女人这里是否有画笔颜料?”
再一次去,则是跟同窗去看新诗。因一时技痒,便依着原韵作了首同题诗。
松枝便与文竹轮番往素宣上盖印章, 春桃则等候油墨晾干, 把盖好的纸笺摞起来,还是一刀一刀地放。
他已听张继说过,醉墨斋的店主是位女子,此次是为胞弟礼聘先生。
四种图样, 各印出来一刀,送往醉墨斋去卖, 不到两天工夫就卖了个精光。
一个年纪不大的女人,生得娇滴滴的,倒是能开铺子,会筹算盘,写一笔好字做得一手好针线,竟然另有一手好厨艺。
就像春日初初绽放的野山樱,柔弱缠绵,仿佛风一吹就要从枝头飘落。
头一次去买了两支明白云并一刀澄心纸,因为澄心纸最下边几张被压得有些皱,伴计特地补给他十张湖色素宣,说是他们店主亲手所制,只送不卖。
这类情话写在明白纸上略嫌惨白,可要中间装点一株牡丹,两对胡蝶,可就旖旎多了。
杨萱无法地叹口气,问道:“先生以为几时上课比较好?”
程峪顶着一双熊猫眼从六部走出来,听杨萱说罢,沉吟道:“我未曾听过甚么动静,应当安然无事。”
及至月尾,撤除一甲三人及馆选出来的八名庶吉人外,其他进士尽都授官,别的有京官调往处所,又有处所官往京里调,几处关键衙门都停止了大换血。
杨萱忙道:“先生若不嫌弃饭食平淡,还请在家顶用餐。”
李山低头看着面前恭敬施礼的两人。
并且家里大大小小五六口人满是仰仗她糊口。
李山也很不测。
因为国丧, 沁香园的买卖一落千丈, 醉墨斋却涓滴没受影响,反而还畅旺了些。
殿试按期停止,转天便张榜公布了名次,再过两天,状元郎带着1、二甲的进士游街道贺。
偶然候,学子们不需求文具,单只为了看看是否有新作,也喜好去醉墨斋逛逛。
让她忧心的是萧砺。
一晃眼,百日国丧畴昔,京都百姓终究开了禁。
接着两人商定束脩,撤除每日饭食以外,每月是一两银子,逢年过节另有节礼,外加一年四身衣裳。
幸亏, 隔天另有布告出来, 殿试将延期两个月,至蒲月初八,由新任天子主持。
回京时,按例是带着半车柴火和一大筐生果菜蔬。
一个月畴昔,沁香园的买卖垂垂稳定起来,固然不如先前赚很多,但总算能抵消每月破钞的本钱。
故而不管是吏部,还是各府吏科官员都打足精力,以求尽善尽美。
杨萱干脆把做杂粮面饼的体例交给文竹,让她做面饼卖,又想起宿世福顺斋卖的双色凉糕,凉糕能做成双色,馒头天然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