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千般好[第2页/共2页]
直到第三日董二爷进了繁若院,与她同坐东厢榻上看茶闲话,听得她父亲已然被二叔说动,承诺于明日早朝便寻个机遇同静国公探个口风,她方真真正正将心安下三分,端起茶碗抿了口,唇齿留香,终品出个茶滋味来。
莫世子莫九起家送走仁国公,莫世子便同莫九提及暮年前浙江巡抚贪污一案,去世子做为新任浙江巡抚到处所后的各种困难,此中最难的便是毫无人手可用,贪污案何时能结便成了关健,翰林书馆前他同英南候双双偶遇夜二爷与夜十一,夜二奶奶邱氏与大理寺穆寺卿老婆大邱氏又是豪情甚好的堂姐妹,最后案子在穆寺卿的雷厉流行下敏捷结案,夜二爷这吏部左侍郎又从中出了很多力,导致调派前去浙江补缺的官员快速到位。
董二爷眯着眼笑,瞧着董秀之,越瞧眼里的笑意越深:
他明白,深深地明白,仁国公府大门为他敞开,不是因着他的才学,人间满腹经纶之人浩繁,想入仁国公府为谋士门客何其多,岂是他这初入宦途的楞头青可比,堂伯大堂哥看重他,当今事事不瞒他,不为旁的,便为他身材里流着莫家同宗本家的血。
“二叔何故这般笃定?”
然鸡蛋总不能全放一个篮子里,今莫家已有堂伯一名阁老,只要堂伯不退出内阁,内阁便不会再有第二位姓莫的阁老,此乃铁律,谁家朱门都如此,一旦堂伯退出内阁,莫家仅大堂哥可争上一争,莫家再无别人,当年他堂祖父退出内阁隐居金陵,多少学子欲拜于门下,却多数被他堂祖父拒了,而他就因着是莫家人,纵是旁支,亦流着莫家的血,堂祖父又见他为可造之才,将他收于门下,自此那个提到他,无不在前头提一声莫老阁老的对劲小弟子。
“偶然快一日与慢一日,差的不是十二个时候,而是一家之存亡,一族之荣辱,可谓天差地别,何况是在那等火烧眉头的环境之下。”莫世子感慨道,“夜家此招高超,也是看得颇透,既毫无丧失地顺手推舟,又让谢家欠了夜家的一小我情。”
浅显百姓的情面,自也是浅显地还,朱门的情面,偶然还的便是一个兴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