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骄嫡多福》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016节 外祖父[第1页/共3页]

“我们杨家的先祖乃栋梁之臣,曾与太祖天子交战四方,安定天下,杨家的子孙身上也流着不平不傲的鲜血,死在马背上恰是死得其所,不管处于何种地步,都要昂开端来,莫做那贪恐怕死的奸小之辈。”

“杨将军,有人来看你了。”

狱卒每次见到如许的目光,都会不由自主的颤抖一下,然后快速的让开。

“不错,不错,我们的阿九自小就很聪明,外祖父教你读过的书,都还没有健忘呢!”杨世忠笑着笑着,便对杨氏感慨了一句,“璇儿,阿九这个孩子天赋异禀,长大了必与别人分歧,父亲恐怕是看不到她长大后的模样了,你作为她的母亲必然要好好庇护她,晓得么?”

“呈冤昭雪?”杨世忠低喃着,一声苦笑,既而将一只粗糙的手抚向了韩凌的脸颊,苦楚的笑道:“阿九真是聪明,还记得外祖父曾经教你看的那本《史记》么?”

“父亲……”杨氏一时泪如雨下,她心知父亲是怕扳连她们而说出如许的话。

“璇儿,现在虽非承平乱世,但是朝中武官已不如文官,杨家男儿虽不忘祖上之训,却也不得不走士人这一条路,特别你是女孩子,若未几读些书,岂不叫那些文人士族们笑话我们杨家乃粗鄙之人?”

韩凌心中顿时一酸,却故作思忖了一会儿,反问道:“是那句:吾尝将百万军,安知狱吏之崇高乎?”

杨氏看着这牢房中已是形销瘦骨的父亲,明显已是怠倦不堪,却还决然矗立着,不由眼睛一酸,便想起了父亲曾经教诲她几位兄长的话,当时她站不远处听着,心下也颇受传染,荡漾万分,感觉本身身为杨家的女儿非常的高傲,是以,她也要求父亲答应她插手了兄长们的晨炼,但是父亲对几位兄长峻厉却唯独对她是慈爱的骄惯和宠溺。

“还不快将阿九带出去,我不要你们管!”杨世忠再次一声厉喝,竟是别过甚去,又回到了那逼仄的角落里坐着。

听到金属碰撞的声音,牢中的人才蓦地惊醒,一双眸子陡地展开看向了来人。

那人双手缚着沉重的缭铐,混乱的发丝遮了半张脸,囚服上已是血迹斑斑肮脏不堪,看得出年纪已很大,是以显得非常的沧桑,但是他耸峙稳坐的姿势却并不给人狼狈不幸的感受,反而浑身披发着一种令人寂然起敬的威仪。

但是一刹时的狂喜以后,杨世忠的神采又沉了下来,他的目光在韩凌的身上流涟了一下,又厉声道:“你到这里来干甚么?还把阿九也带了来?你是关键死本身的女儿么?”

“父亲也不过是他用来杀鸡儆猴的一招棋罢了,他真正想对于的人实在是你叔父,璇儿,你还记得你叔父么?”

杨氏正要开口唤父亲,韩凌蓦地拉住了她,她才想起本身是侨装来的,只好将嘴边的话收了出来,再对那名狱卒要求道:“帮手开一下门吧!”

她当然还记得,哪怕当时候她还很小,但叔父那暖若轻风拂煦般的笑容倒是一向留在她的脑海里影象犹新。叔父与父亲分歧,半点不像是将门出身的男儿,倒是如文人普通儒雅漂亮,并且他的影象力也出奇的好,凡是看过的书全数都能背下来,以是从她记事起,便常听人奖饰叔父“少有逸才,学富五车”,就是那些出世于书香王谢的士家后辈在与他扳谈以后都心悦诚服、自叹不如。

当然叔父厥后也走上了科举之路,虽不算是一起顺利,却也在景熙八年的时候以二甲进士之身入了翰林院,景熙十一年时调到南京任太常寺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后又三任三边总制,多次政绩评优,终究在十五年时入了内阁。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