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策论之争[第2页/共2页]
“付公子,确切不普通。只是,经史子集在这青岩书院能够学,经世致用,却不是书院的先生教的会的。”莫梓苏倒也是低寒浅笑,姿势暖和,一双眼里,瞧不出太多的情感,“如果为学子,郭裕之天然不如付岙,可如果入朝为官,后者也及不上前者。”
因前头在测验,本日青岩书院便放假一日。此时的藏书室已是坐满学子,皆是穿戴制式不异的学子服。内里白衣,外罩的外套,倒是以色彩来辨别退学的时候。
莫梓苏缓缓而又不着陈迹地瞧了燕景云一眼,而燕景云的重视力,已全然被这争辩的二人所吸引,对她的核阅竟是毫无发觉。
站在藏书室中心的,是两个穿戴蓝色外衫的青年,便是现在退学已满三年,乃是书院当中资格最老的门生。围观当中,除了二人的同级,便是服紫的二年级门生。
“习策论,不代表坚信霸道。富国强兵,亦能够霸道。燕国习农桑不假,可百姓也只要农桑一途啊。”柳叔荃叹了口气,倒是反面沈灵均辩论这所谓天下四国的是非,“农桑,是看天用饭的。收成好了,军队粮饷充沛。收成不好的时候,你可晓得,这燕京表里,是多么的焦心!试问,如果逢天灾之年,我大燕军队粮饷不敷,可此时,齐国或是楚国,大肆犯边,该如何是好?”
这一侧角门,恰是书架的位置,两小我隐在高大的书架空隙,辩论的正狠恶的士子,那里能瞧见他俩,相反,他们俩去能将外头景象瞧得一清二楚。
柳叔荃瞧他一眼,倒是暖和一笑,却也带上了几分咄咄逼人的意味:“灵均方才已是说了,这几国向来不是君子。他们可不懂,何为乘人之危,何为君子所为。”(未完待续。)
“楚周齐乃大国,而无教养,坚信武力,一味地夸大强兵和稳固权益,因此政变不竭,宫廷当中肮脏不堪,兄弟阋墙,同室操戈的戏码不时便演着,百姓承担重的很。而我燕国,尊奉礼乐,立国二百余年,从未有过这等的事情,百姓习农桑而轻徭役,多么安居乐业。既然我燕国走的是正道,何必去学他国!”
“此人,便是柳叔荃,表字仲永。”莫梓苏轻声道,虽是面上没甚么神采,可燕景云亦曾多次听她提起过,知她对此人,颇是看重。
“我觉得,莫先生本年出的题目,实在极好。‘安国强军之道’,以此写篇策论,倒是非常的畅快淋漓。”背对着二人的青年,声音不高,语气也颇轻缓,听着便是个沉稳的性子。
“这便是,沈原,沈灵均吧。”燕景云亦是低声道,“都言他,极有古名流之风。喜环佩香草,做的一手斑斓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