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三九[第1页/共3页]
身边的喜娘和妇人听得都是惊诧,国子寺祭酒夫人唱了个喏,忙粉饰道:“舅老爷是过来背你上花轿的,你出嫁以后要记得疼惜你的娘舅,常归去看他。”
乔瑷冷不防被惊到,下认识伸手去捂耳朵。凉国公此时才看到她妆容精美的脸,一刹时竟然感觉与亡妻类似非常。
你如果对她好,她就情愿黏糊在你身边。但如果对她不好,她本身就会走得远远的。
这一点情感也没有在贰心中逗留太久,乃至还来不及体味清楚,外头的喧闹已经过远及近。
这一门并不算门当户对的婚事,自打传出动静就引发极大的存眷。只是跟着顾子桓回京和西南州状况不明,官宦大家自危,再没有人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提起。到了结婚的正日子终究又躁动起来,就连街头巷尾都有妇孺引颈张望。
接下来的拜堂就变得清楚起来。一条红绸牵着相互,她听着中间中气实足的唱礼声,跟着身侧的人做着一样的行动。
乔瑷赶紧应是,一行人这才再次往前厅去。
凉国公嘴巴动了动,还没有说话,外头就高耸地想起一阵鞭炮声。这是守在府门外的人在提示,杜家迎亲的人已经走到路口了。
“瑷儿。”正游移间就听到身边有人喊她,顾子桓身着青色直裰立在院外,已经不晓得等了多久。
轿门前一阵孩童的喧华声,约莫是杜家的长辈撒了生果铜钱引得他们去哄抢。乔瑷正感觉会迟延些时候,俄然有人畴前面掀起轿帘,带起的轻风拂动了盖头。一双广大有力的手覆在她细滑的手背上,乔瑷的手不受节制地颤了颤,就闻声有人降落和顺的在她耳边轻声道不要怕,然后打横将她抱起,在震天的喝彩声中迈过火盆。
早上起来时感觉胃里堵得慌,乔瑷只吃了两口紫米糕,到这时候已经腹中空空如也。杜季延分开后喜娘也自发去了外间候着,只留下杏初在新娘子跟前。
天将明未明,迎亲的仪仗就到了凉国公府大门,正合了“昏”字。新娘子披着盖头由娘舅背上花轿,在男方高头大马的迎亲步队簇拥下从凉国公府走入杜家大门。
前院里隔日已经挂起了大红灯笼,此时恰好照亮了前面的路。顾子桓等人都候在外边,喜娘和杏初扶着乔瑷出来。
厅里的烛火跳动,倒是老夫人坐在中间,凉国公与赵氏都在她右边。纵是昔日有千万不是,现在也没甚么能说的。乔瑷缓缓跪下,结健结实磕了三个响头。
乔瑷被扶坐在铜镜前,听着旁人都让她别严峻,却只感觉困得要睁不开眼来。全福人见她这般模样才笑着禁止了柳初要唤醒她,嘴里念着吉利词儿给她梳发,有条不紊地批示着世人。等乔瑷再次展开眼来,连身上的衣裳都已经换成了拜堂时的大袖连裳花衩礼衣。
八月初二是个万事皆宜的好日子。这一每天公仿佛也有成人之美,温和的阳光下带着秋风,恰是秋高气爽的好气候。
新娘子这日有很多烦琐细碎的事情要照看,光是她身边两个丫环当然搭不上手。顾子桓也不希冀凉国公府的人着力,从梳发的全福人到妆娘、喜娘、婆子,一应俱全让她带了入府。这位全福人乃是都城中鼎鼎驰名的国子寺祭酒夫人,国子寺祭酒又是顾相称年的门生,是以对乔瑷非常爱好。
乔瑷头一日早晨才回到凉国公府,肩舆独自就抬进了云歇。赵氏摆布求人,送出去的东西不得不拉下颜面要回,很多卖出去的东西无处可寻,勉强用银子弥补。这么一来不但多年私藏的财产倒了个精光,连杜家送来的聘礼也都贴了出来。所幸如此终究保住了性命,顾家不再提告官一事,只是她在凉国公府怕也落不得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