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风情万种谁家女[第2页/共3页]
他赶紧朝那竹屋中看去,只见那竹帘以后,若隐若现地跪坐着一白衣女子,双手悬在一架瑶琴之上,正朝他这边看来。
东方白嘿嘿一笑:“这包裹里是为师方才去裁缝店随便买的男人衣衫,你便用为师传授你的易容之术,好好打扮一番,在这小镇中勾搭个女子返来,便算是你过关了。”
半晌以后,东方白带着一个包裹便返来了,他将巴金轮唤到房中,将包裹扔给了他。
巴金轮顿时整小我酥了半边,就想要去拉那丫环的小手,却听得竹屋中传出铮地一声琴响,一个清冷的女声道:
“怡红院,春香阁,暖玉楼……啧啧……都是好去处。”巴金轮迈开步子,便朝这条街里走去。待他走近了才发明,每家店中是莺莺燕燕,笑语欢声不假,可门口都守着好几个黑粗硬的护院保镳。
过了半晌,这丫环又袅袅婷婷地端着一个茶盘走了出来。“公子,请用茶。”她轻柔地端起茶盏,递到巴金轮身前。
巴金轮正接过茶盏,便感觉掌心仿佛被甚么给挠了一下,他一抬眼,见这丫环眼波流转,一只纤纤玉手放在唇边,小指微微翘起,在她本身的朱唇上悄悄一划而过。
走进小院,只见院子深处是两间竹屋,一溪流水穿院而过,水上跨着一座精美新奇的太湖石,这石上木雕而成的亭台楼阁俱全,还插了些许郁郁青青的竹枝。溪水旁摆着一桌两凳,俱是用竹子编成,桌边点着一盏青铜雁足灯,灯火半明半暗之间,透着一丝丝含混。
巴金轮本待掉头重回那人声鼎沸之处,却闻声巷子中“吱呀”一声,一间小院的竹门开了,内里走出个提着灯笼的女子。
想当初太祖起兵北驱胡虏之时,便有很多巾帼豪杰决然参军,随太祖天子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功劳。便是当今崇德帝,膝下有一名公主和一名皇子,但也更宠嬖这位朝华公主,大有立她作皇太女之意。是以,全部大夏百姓风开放,远不似前朝大齐国那般要求女子三从四德,只能待字深闺当中。
只见这条街道固然不如之前的街道热烈,可两边的店面都挂着各色百般精美的灯笼。每家店门口必定站着一名妙龄女子,挥动着香帕搔首弄姿,时不时还将驻步逗留的男人给拉进店里。
这丫环固然春秋不大,可嗓音中却模糊带着一股媚意,只把巴金轮给勾得神魂倒置,心想若这丫环都如此,那蜜斯又该是如何呢,脚下便不由自主地跟着朝里走去。
街上人头攒动,车水马龙,行人当中虽大部分是带着妻妾出来玩耍的男人,可也不乏带着丫环出来闲逛的蜜斯。中原大地受鞑靼人统治近百年,用血腥地搏斗将中原人传承千年的礼教踏得粉碎,也将男尊女卑的传统给消逝了大半。
东方白带着两人在堆栈开了三间客房,简朴地用了晚餐,东方白道了声:“为师出去买些东西,你且在堆栈中候着。”
可每当聊久了,蜜斯们见他只是满口花花,却哪怕连一根最平常的金饰也不舍得买,便垂垂落空了说话的兴趣。乃至有的女人在摊位上都捏着个耳坠赞叹了半天了,他固然明白人家女人在表示甚么,可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人家女人看他的眼神从倾慕变成了鄙夷,最后寻了个借口,缓慢地带着丫环溜走了。
“这是耕户穿的葛衣,衙役的皂衣,秃驴的僧袍,贩子的绸衫……”俄然,他面前一亮,只见包裹中有一套红色的儒生装。
武昌城乃是大夏国中南部闻名遐迩的名城,城内里巷阡陌,衙署丛集,府学、贡院、文庙等修建遍及,天下文人骚客云集于此,留下了很多青楼才子红袖添香,落魄才子金榜落款的风骚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