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凝聚兵心[第2页/共3页]
当姜盛把碗塞到这名流兵手中的时候,这兵士将碗高举过甚,半跪在地上,哽咽着大声伸谢。
姜盛重提招降邓茂一事,郭勋颇不耐烦,只说黄巾余孽仍然祸乱百姓,先剿匪,招降一事容后再议。姜盛人微言轻,只得临时作罢。
本来还想逃脱的十余名流兵见姜盛如此宠遇他们,也决定留下来,对刺史府和郭勋共同的痛恨让他们把姜盛当作了本身人,跟着姜盛必定不会亏损的。
“大哥但是晓得盗匪的去处?”张郃问。
姜盛的设法很快在这支小军队平分散开来,有些人就萌发了不跟着跑步的设法,姜盛便一边跑一边喊道:“其间并不承平,如果大师一起跑,普通盗匪就不敢动我们,如果落了单,那可就不好说了。杀不到贼,最起码也要做到不被贼杀吧?如果不把身材练健壮了,逃命都逃不掉。”
“盗匪不是军队,如何能够列好了步地等我们来战?我等剿贼也只是寻其踪罢了,匪踪探而不得,如何能与之对阵?”
第二日凌晨的时候,各部归建,刘关张及所属人马没有入编,但有粮饷,而姜盛、张郃则被编入了义兵序列。所谓义兵,就是管饭不发饷,与刘备差了不止一个层次。
姜盛拿起大勺子在锅里搅拌了几下,然后拿过身边一名兵士的碗,为其盛满了有了肉香的菜递给他。这位兵士竟然不敢接,愣在那边。
闲来无事,便去寻关羽。姜盛问了巡夜兵士,探知关羽的地点,然后信步走进了军帐。
姜盛虽说得了郭勋的指令去招降,但军帐中却不见了邓茂。问及那边时,保卫的兵士却毫不知情,只说被刺史府的几名军士带走了。
到了刺史府后,姜盛被奉告刺史郭勋酒醉,已然入眠,不得打搅。姜盛只得作罢,等天亮再说吧。
姜盛端起飘着肉香的菜盆走到了兵士灶前,把肉汤分红数份,别离倒入了兵士的饭锅内。伙夫诚惶诚恐,赶紧告罪,他觉得姜盛这是嫌饭菜做得不好。
正暗骂间,几名精干军士入得帐来,把邓茂腿上的绳索解了开来,却不放人,而是将邓茂押入了幽州大牢。邓茂大声喝骂,却没有任何人回应。这口鸟气真是受够了,可别让老子出去,要不然老子造反到底,拼个鱼死网破!
姜盛从兵士锅中自盛了一碗,然后就着窝头大吃起来,伙夫们也赶紧分餐,然后大师就围坐在一起吃了起来。
虎帐内天然是豪宕,见姜盛如此海量,世人也都热烈起来,庆功宴喧闹非常,直至半夜时分。
这期间固然崇尚豪杰,但要的是听话的豪杰,而不是自作主张的豪杰,特别是郭勋这类宗派看法极重的人,甘愿舍弃豪杰,也不能失了宗派的威风。
姜盛也非常恼火,莫非郭勋出尔反尔,要斩邓茂不成?因而就直奔刺史府问个究竟。
午餐做好后,伙夫把姜盛的小灶送到了跟前,不远处的兵士天然是眼巴巴地看着。
中午许,姜盛的步队停下来歇息,早有伙夫开端筹办午餐。遵循军中常例,伙夫为姜盛筹办了小灶,先不说丰厚与否,单是这肉香就足以让人垂涎三尺。而兵士则是菜汤加窝头,见不到丁点儿油水,职位一目了然。
固然姜盛并没有实际职务,但校尉亲口宣布的百夫长职务还是有必然影响力的。那些义兵对姜盛与他们吃同一锅饭的行动表示不成思议,在他们看来,当官的都应当吃小灶,而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