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曾有小儿提竹马[第1页/共3页]
秦埕见状不再多讲,眼神奕奕看向戴笙。
“唉,秦埕没用,让你们母子受累了。”男人伸出独臂,揩去眼角最后一股泪。
“你这老东西,如何舍得回家了?”亭中一人身着布衣,两鬓斑白,右臂袖管空空,神采倒是非常悠然。
拂袖宫仍旧人群饱满,一身身华服锦衣充满此中,各种言语都有,但秦方都不如何听得懂。
“这位兄台,让让。”
还记得当年,孩子他娘说要带着三个娃娃一起登顶泰山,观那天下大美大绝之景,这第二天就被那李家小子给抓去当质子了。成果就传出了“安南王妃剑毙东越亡国君主”这么个荒唐事来。
长髯束发的中年人从马车上走下,身边有一具“行尸走肉”般的干枯身材。
一坐“肉山”堆在面前,秦方脚步停下。
话未说完,秦方身影如风,一闪而逝。
带戈江,当初老天子、安南王征东越,便是路过此地做个歇脚,老天子望江自西而来,往东海而去,沿途兵甲十数万,不由得心有所感,张口便是:
“是啊,长大了,就是暮气更加深重了些。”这位六国文士,谈到这点,就不住地皱眉。
“亏你还晓得。你可得记着了,你这位子只能留给他,别的都能够给老迈老二,唯独这安南王不成以!”戴笙眼中却有厉芒。
当时世上哪怕是一个初出茅庐的谋士都觉得安南王少不了个卸磨杀驴的良弓藏喽啰烹的了局,却未曾想,这安南王却被封了藩王,美滋滋坐拥江南大好国土!
秦方脚步顿了顿,随即状若疯魔地撒开腿就跑。
秦方说了声得得得,大步回身,顺带把门带上。
安南王府,雄镇大唐江南要地,于南岭以北、长江以南的山川当中拔地而起,攀附秦时旧脉,连绵数十里,府中一条带戈江被一众文人骚人称做“龙虎气腾转五岳,山中江直上九天”。
秦方一气直上五楼,在东南西北四间屋子当中找到二师娘住的北房,排闼而入,顿时,眼神板滞。
“李兄,有多少年未曾返来了?”那中年人捋了捋一口长髯,抬腿边往这朱漆九丈的大门走去。
“李兄,你也坐着啊。”秦埕笑了笑道。
也不怪世人如此设法,用当明天子的话来讲“安南王实在是杀性太重,幸亏江南山好水好,让叔叔好生歇息”。何况这当中另有老天子与安南王私交甚笃这不为人知的一茬,安南王就这么道理当中料想以外埠称了藩王。
“哦,看模样你小子是要上楼是吧?”肉山决计抖了抖那一身重达三百斤的肉,眼神轻视道:“你不会觉得你这长得人模狗样的穿个黑衣服就能成为那雨中剑客了吧?”
“难怪,会有那一道诡异清风,难怪会有种杀气进却又一向引而不发之感。”秦方一步七尺,步步递进。
“那是那是,这哪能比得了,现在天下都还是年青人的了。”秦埕笑了笑,指着面前那一大碟子的大蟹道:“有道是玄月团脐十月尖,这下恰是吃蟹的好时候。”
“说吧,我师娘呢?本公子现在只差一步就能出去,你再装哑巴尝尝看?”威胁着这所谓西梁贵胄,秦方心中是大喊畅快。
“你也不拦着他们?”
“已经下了死力拦了,但是这如果把他们的升官路、发财路乃至是隐退的夙愿给打断了,我秦埕也对不起那些战死的弟兄。”独臂的安南王说到这,闷头喝了口酒。
“约莫有十二年了吧,呵呵。”这干枯老者双手插袖,披上一件广大黑袍,目光灼灼如炬。这不过这声笑倒是格外刺耳,如同兵器摩擦,一旁垂甲等待的大管家一时两耳震颤,背心排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