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粮价疯涨[第1页/共2页]
“这就坏了,光凭市道上暂有的米面,再加上哄抢,怕是连半个月都一定能撑得过。”
待把窖门关好,姜丰年才回到炕上。
甚么?
“老迈,你买粮食做啥。”孙春雪不由惊奇:“咱家窖里那些可都还吃不完呢。”
冯氏皱眉问:“那离咱不远的霞城呢,另有远山城?他们和云城共属同一个州府,我们云城如果没粮,他们该当暂借些出来应急才是。”
姜丰年不住点头。
而丰苗猫腰躲在门后,本想在家偷个懒。
便在每个村庄只收了一两袋,倒不惹眼。
姜丰年一听,连袄子都顾不上穿,这便急着去找村长。
南纪国实施平籴之策。
一入冬了,村民们都不咋进城。
下午,她和春哥儿躺在一张小褥上,随便遴选了几下贡品,就乏得抬头呼呼睡了。
姜丰年想起在城里的见闻,眼底浮出血丝。
李七巧守着两个孩子,满足地扬起唇角,手里针线翻飞,想给他俩各缝只虎头帽。
“粮仓但是咱云城的保障啊,如果调走那么多粮,人们可咋活。”孙春雪急地惊呼。
现下是不管如何也得去了。
两日以内就翻了两番?
这岂不是要变天?
“恰是了,现在城里大家自危,都怕粮价再涨,更怕将来有钱也买不着粮。方才另有两个男人,为了列队买粮,竟还在米铺门口动起了刀子,血都捅出来了。”
“他们也正缺呢,此次朝廷调走了两个州府的粮仓,共涉七八座城,我们北地这回粮仓大空,谁也帮不了谁。”
姜丰年看了眼还在熟睡的mm,欣喜道:“白面是城里现在最抢手的,粮铺底子不好买,幸亏我想起城郊几个村庄有种春麦的,就畴昔收了些陈面,给了他们以往三倍的价。”
姜丰年神采有些丢脸:“先把白面卸下吧,一会儿进屋再说。”
姜丰年才终究顶着北风,开门进院了。
各个村里磨的白面,固然不邃密,麦壳子都没捡洁净,但总要好过没得吃。
若不是姜丰年来知会,村长还不知城里已经变了天。
只是乡亲们怕还不知此事,冯氏便忙让姜丰年去奉告村长。
也正因如此,即便是大旱三年,城中百姓也能堪堪饱了肚子,不至于饿死太多。
多数是为了那几个麻袋忙活了,不会有甚么事。
要晓得,眼下荒年,粮产不敷,还能使得云城稳定,靠的可满是粮仓。
然后再等今后,拿银子买更便宜的杂米,和豆面吃。
姜丰年也不敢收太多,免得惹人谛视。
“好端端的,粮食咋会涨得这么快。”冯氏有些不敢信地问。
可自打干旱起,收成不好,很多人家都只留够春种,和部分口粮,余下的都趁秋收粮价最好时,换成银子。
在村长的奉劝下,很多存粮不敷吃的乡亲,都从速跑到城里买。
实在姜丰年本没想到买面。
但从木工坊出来后,瞥见驴车后的粮袋子,才明白这该当是mm在提示他呢。
她翻开抓了一把,内里装的满是掺了麦壳的白面。
她扭头看了眼睡得歪七扭八的小糯宝,心头顿觉非常结壮。
他脱下破了一块的外袄,递给媳妇:“城里出了乱子,我被挤得摔了一跤,衣裳都破了,你给我拿去缝缝。”
小糯宝年事尚小,还是有些嗜睡的。
而所售之价,皆不成高于府衙订价的两成以上。
丰景清算着书袋子,在为明日回私塾做筹办。
只怕他是早就晓得,朝廷为了赢下边疆之仗,要来调粮了……
他难受道:“说是南边的仗总打不下来,军粮太缺,那边的府城和百姓已经再拿不出,因而……因而朝廷便派人,把咱云城的粮仓调走了九成,现下城里的粮仓已经快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