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闺阁之乐[第1页/共3页]
廊中传来高越的低唤之声,微光当中,只见他手握那珠翠步摇正快步朝西暖阁赶来。斯琴、弄棋二人闻声了那从阁别传来的唤声,便赶快迎了过来,朝进入阁内的越俯身一拜道:
殿中,班念烈肃立于下悠声道。燕王闻声抬眸,瞧他一眼,便又持续瞧着案前的折子,回应道:“案前折子堆积,寡人又如何能放心去园中闲逛?”
“仪止哥哥,有一事,葭儿心中不解,遂想向你就教。”
言罢,他伸手,将她覆于脸上的被衾轻扯而下,然后扳过她背向的身子,待瞧见她那捂得满脸的汗水,便伸脱手,将那汗珠悄悄拭去。现在,瞧着他那舒淡的眉宇,本来闷闷不乐的葭儿心境渐缓,她静卧于床榻,轻声道:
“那哥哥为何要将她的画像吊挂于此?”
“当年,你与王后之事终是你心头解不开的结,若你当真耿耿于怀,现在却又为何还要于三载后留一个与她有几分像的女子在身边?”水寒如此问,待瞧见他眼眸中闪过的那一丝动容后,遂接着问道:“阿谁女子,你但是真敬爱过?”很久,水寒轻声问道,那声音恍若低诉,久久回荡于这宁寂的空庭。
“都起家罢。”
思虑了半晌,那狭长的眼眸间闪过沉郁之色,只听他又沉声道:“哥哥幼时,生母因病而逝,她曾以庶母之身份将哥哥收养于宫中,是以,于哥哥有恩。”
“外头春光恰好,大王不趁此去后花圃逛逛当真是可惜。”
闻她一席话,越心下动容,暗思半晌,方垂眸瞧着小葭儿,冲她宠溺一笑,道:“我的傻葭儿,当时初见,乃山中赤梅林,原是极美之地,其间又有一垂髫少女与山鸟嬉乐,更添活泼奇妙之趣,此等的瑰丽之景,仪止哥哥乃世俗之人,如何能不为此心动?不为你心动呢?”
夜色沉寂,两人对视,相互无言。皎白的月光下,长廊绝顶,一个小小的身影正在徐行地朝此地靠近。
将手中批阅好的奏折放了下来,此时,燕王从案桌上抬眸,瞧着那肃立于殿下的身影,很久,方才回声道:“夫子所言甚是,寡人正有此意。”
“娘娘・・・・・・”
此等闺阁之乐,委实风趣,众宫女见之,皆暗自偷笑,而后退于殿外。闻见那暗笑声的越抬眸瞧了她们一眼,见世人皆退去,才识此乃闺阁之情,不由也于唇角勾起一抹笑。此时,深闺宁寂,仅剩二人,他垂眸瞧着那避而不见自个儿的少女,柔声问道:
“方才葭儿并未生仪止哥哥的气・・・・・・仪止哥哥如许好・・・・・・葭儿又如何忍心生他的气呢・・・・・・”
“水寒。”听了此话,高越神采渐缓,顿了很久,方才轻声说道:“当年,因越儿年幼打动,暨越伦常,才害了王后楚服,现在,我不能再重蹈复辙害了你,你身居妃位,又诞下一女,本应享清福之乐,委实不该再郁结于旧事,既是无缘,不如放下,也可心安安闲。”
“葭儿。”
此言,让高越蓦地回神,他抬眸望向那幅画卷,很久,才沉声道:“她乃大燕国已故的王后,具有倾城之色,何如・・・・・・却红颜薄命,过早的香消玉殒・・・・・・”
越肃立于原地,不肯靠近那画作分毫,只是隔着骄易飘荡的帷帐,瞧着葭儿纤瘦的身影,现在,身着宫服的她侧立于画卷之下,恍忽间,竟像极了那画中的女子。念到此,他不由失神。
许是发觉到了他眸底的黯然,葭儿不再出声,只单单抬头,怔望着那画卷当中的绝美女人,眸子清澈。
“葭儿与仪止哥哥乃于东城深山所识,阿谁时候,漫山白雪,红梅花开,唯闻暗香阵阵,葭儿于雪地中玩乐,哥哥俄然呈现肃立于赤梅林前,映托着身后的带雪红梅,甚是俊美都雅,让葭儿不由为之心动,何如当时,葭儿尚且年幼,不晓得心中之感,现下,倒是略有所懂,遂想问问・・・・・・”言到此,她顿了顿,一双清澈的杏眸瞧着坐于床头的他,很久,方又道:“初见时,葭儿内心便有了仪止哥哥,那么,仪止哥哥可曾对葭儿心动过?相伴近两载,哥哥又可曾将葭儿方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