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监国太子》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46章 裂痕[第1页/共2页]

“实在,本官也想上功德柱,试想我等作古,名声犹在,与大夏同存,何其壮哉。”

“依老奴看,应是殿下本身的筹划。”

徐英、姜承、赵凌忠等人,看姜堰的眼神则充满了冷傲与镇静。

“我等为您经心极力,足以登上功德柱。”

京师人声鼎沸。

总算有人提及重点,一句话好像闷棍打在世民气头,非常的憋屈和沉闷。

“一帮成事不敷败露不足的东西,想让老夫同意他们上功德柱,莫非看不出是太子教唆诽谤的战略!”

“司马军,加快筹建功德柱,并差人在京师张贴布告,商贾捐粮,可令其家属留名,伴大夏万世不朽。”

诸位官员正愁找不到说辞,听过此话不由喜上心头。

中书令唐勉讪讪道:“首辅大人,我等本不该打搅,但功德柱尽题商贾世家名号,我等另有何颜面立于朝堂。”

朝政结束,偌大的朝堂刹时炸开了锅。

“殿下贤明——”

“枪弹为何物?”

“曹大人,您可想清楚,殿下说过,捐募赋税才可提名,捐很多,提名才靠前,字体也会越大。”

短短半日,功德柱正在筹建的动静传遍了大街冷巷。

管事仓促跑来通报环境,御史台有人放话,见不到首辅大人就不走了。

天子叹道:“太子手中有了一些粮食,加上功德柱,却一定能压抑粮价,毕竟杨畅怀的声望摆在那,再看看吧。”

甜睡中的天子蓦地展开双眼,“功德柱?”

他陪侍天子数十年,深知权臣短长,哪怕陛下与他们周旋也会如履薄冰,而殿下虽是幼年,本日设建功德柱,恰好打在杨氏翅膀的七寸上。

杨畅挟恨铁不成钢,重重地放下茶盏。

商贾世家的意向也都在杨畅怀的监察中,至于虔诚党项,全都堆积到了会客堂。

哗啦!

世人大惊,赶快噤声。

“咳……后宫有何异动。”

赵公公喜滋滋地夸奖姜堰的手腕。

太极宫。

姜堰回到龙椅旁,正色道:“功德柱于家国无益,诸卿是否捐募粮钱,自行定夺,本宫毫不相逼。”

杨畅怀肝火中烧,一介黄口小儿竟然给他出了一个困难。

帝心如渊,一个女人掌控不住,她见太子坐大,方寸大乱罢了。

贰心中有恨却不好当堂发作,脸皮抽搐得更加地短长。

赵公公细心考虑半晌才做出答复。

“又是祈福?”

“大人们都等急了,要不要见见他们?”

“让他们等着!”

姜堰轻视一笑。

杨畅怀身为首辅大臣,一毛不拔便可立名立万,其别人不但要费钱,还要看他首辅大人的神采。

殿下本日当文武百官,一招阳谋结健结实抽在了杨畅怀脸上,老狐狸只怕做梦都未曾想到,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少年,竟能将他玩弄于股掌之间。

司马军笑言:“将军未免高看了那些贩子,即便有人捐粮,粮价一时半会也不会降太多。”

“但首辅大人那边如何办?”

功德柱的设立已成定局,文武百官的神情,杨畅怀也尽收眼底。

一帮官员听闻杨畅怀不肯相见,本就沉闷的情感,更添了几分从未有过的憋闷。

一时候,禅台四周呈现很多不速之客,禁军并未摈除,任由他们张望。

姜堰坐稳东宫,飞鱼卫不竭通传动静,尽是关于世家朱门和官员的意向,和他预感的相差无几,杨首辅淫威滔天,无人敢做出头鸟。

“殿下为家国计,老臣心悦诚服,本日老臣身材抱恙,还望殿下准予臣提早回府歇息。”

“臣领旨!”

各司按朝廷号令张贴榜文,功德柱与大夏同存,捐粮可立名立万。

不愧是中书令,一句正中关键。

箫萦蹙眉道:“皇后去太极宫求见陛下,但陛下并未见她,她归去后斋戒沐浴,说为陛下焚香祷告。”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