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秦淮风月,贵人何方(上)[第2页/共3页]
防备归防备,但看着方才那女郎合着音乐节拍,在一丁点大的处所小巧腾挪舞了起来,他还是垂垂定神赏识了起来。那种好似柔若无骨却又仿佛极富力度的行动,再加上时不时靠近挑逗的小伎俩,仿佛让全部屋子里的温度都降低了几分,就当那鼓声一下下爬升到了最高点的时候,门外俄然传来了一阵阵模糊约约的叫唤。他本来已经眯缝起来的眼睛立即展开,倒是朝大门那边看了畴昔。
从一楼上了二楼,四周就是用各式折叠屏风隔开,虽不像下头那样闹哄哄的,但毕竟是隔不了音,站在楼梯口就能听到觥筹交叉和大声谈笑的声音。徐勋见那伴计脚下不断地往前头楼梯走去,少不得跟着拾级而上。刚登上三楼,前头便是两个穿着光鲜的中年男人侍立在两扇大门中间,见了人上来,此中一个立时上前,轻声向那伴计问明根底就回身去开门。
“公子请坐。”那伴计满面笑容地请徐勋坐下,又到一边的蒲包里拎出一个小巧小巧的紫沙壶沏上了茶,这才站在那垂手说道,“公子还请在这儿稍待半晌,小的这就去下头知会一声,茶水滴心尽管随便取用。”
比及徐勋随那伴计出来,两扇大门悄悄一关,下头的喧闹立时如同潮流普通退得干清干净,耳边虽另有模糊约约的声音,但哪怕是细谛听,也只能辩白出是三楼这一间间包厢中依罕见人弹唱,如果其间有人商讨事情,倒是不管如何都难以听着的。他再次跟着那伴计往前走了没多远,就只见其推开了中间的一扇门,虚手做了个请的姿式。
五小我都是头梳飞仙髻,年纪最大的模糊能看出眉梢眼角的细纹,年纪小的却另有些稚气,但一模一样的是那种恰到好处的笑容,让人一见就心生愉悦。前头四人的手中都抱着分歧的乐器,有琵琶,有古琴,有玉笛,有小鼓,最后一个只腰间束着一条彩带,倒是甚么都没拿。近前以后,她们也不待徐勋有所疑问,同时笑吟吟地屈膝施礼,叫了一声公子。
徐勋见一楼偌大的处所摆着十几二十张八仙桌,而居中的处所仿佛是一老一少在弹唱,心中不由想起了后代那些有乐团亦或是其他演出的大旅店。收回目光吐出这两个字以后,他就从怀里取出了那张大红名刺,果不其然,东西一脱手,他就看到对方面色一变,旋即在靠近打量了半晌以后,立时近乎奉承地深深躬下身去。
彻夜这趟赴约来得蹊跷,金六虽是苦劝他打扮得光鲜些,但徐勋还是昨晚那一身青袍。他才方才到了门口,立时就有一个满脸夺目的伴计迎了上来。这年纪悄悄的伴计明显练习有素,高低打量了徐勋一眼便躬了躬身笑容可掬地说道:“公子是随便,还是见人?”
就是那些感觉上灯船过于招摇的人,也有他们的去处。沿河一起本就是河房水阁林立,最最着名的就有十四座楼。这此中,位于升平桥和中正街街口的清平楼,曾经一度是达官权贵最爱来的处所。只现在四周住的达官权贵渐少,而通济门大街以东的那些衙门里,真正把握大权的官员也少,因而这里不免也就成了四周那些富商大贾一掷令媛的处所。
终明一朝,如唐寅徐文长等等文坛上大有申明的,在科举宦海上都是撞得头碰血流,由此可见戋戋文名,放在那些当官的人面前,一定就真的有效。别人只是因词意而猜测作词人,感觉那人迟疑满志合法得志罢了。真要他去找时,他到哪找那位数千年可贵一见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