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会试3[第2页/共2页]
乡试瘦下去的肉还没补起来呢,会试又更瘦了。
凡是有功劳的老臣上疏请辞,天子必是不允,老臣再上疏,天子再不允,如此几次拉扯,给足老臣面子,详细次数依臣子的功劳与天子的正视程度而定。
也并非他们三人如此苦楚,都城个个会馆堆栈都有很多人病倒,都城大夫更是忙得焦头烂额。
罗大舅倒是本身走出来,只是一进马车,浑身力量却仿佛被抽干般。
幸亏熬到了最后一天,也算考完了。
若没考中,三年后还要来一遭,更难。
考生们肆意时,却恰好是考官们最繁忙辛苦之时。
在住堆栈时,纪家就打发了下人来给纪兴正送补品,沈逾白也知纪兴之父乃是刑部员外郎,虽只是正六品,然京中正六品官却不是处所上的六品可比。
这些同考官或是翰林院编修、检验极进士出世的京官担负。
很快他们就瞧见了第四个——纪兴正。
此次会试的主考为刘阁老,这也就意味着此次中的贡生均为刘阁老弟子,今后分到天下,便是刘阁老权势的根底。
待坐上马车,沈知行头发已经被水珠子渗入,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
两人从龙门口过来这段路,已经瞧见三个被抬出来的考生了。
参与这等的多是各地的佼佼者,有些自认文采不如他们的举子也没闲着,往各个大官大户家中投拜帖,以期能被看上,谋个幕僚或甚么实缺,也是好出息。
五经中,选《诗》当本经的考生最多,便有五房为《诗》。
文人本就恃才,那里会服别人,各种诗斗文斗层出不穷,百姓们看得热烈,各大赌场也没闲着,纷繁开盘口赌谁是解元。
“朝廷那么正视科举,如何就不能帮你们改良一下卑劣的测验环境?”
阅卷官多选慎重之士,可贵如此推许一篇文章,倒是让得他多了几分等候。
起码的是《春秋》,只要两房。
作为《春秋》房考官,宋修伟已经持续修改三日考卷,却不敢有半晌的放松。
能被礼部选中为同考官,必是饱腹诗书,文章见地不凡之士,此中也不乏状元、榜眼、探花出身。
本觉得天子也已经嫌弃刘阁老,谁知客岁建康府的院试让薛玉书主考,本年会试又让刘阁老主持,此番操纵不得不让人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