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扬名[第2页/共2页]
逾白比他爹强!
光是这小三元的名头唱响,便对逾白有莫大的好处,也对他们沈族有莫大的好处。
沈逾白虽已经拜师崔明启,不会再成他的弟子,可有座师这层身份在,便脱不了干系。
不成想他亲身点的这位院试案首竟如此通达,并不坦白此事是用心为之,倒是家中长辈欣喜之下所做。
沈逾白拱手:“门生本经为《春秋》。”
能因沈逾白与崔明启交好,对薛玉书来讲,此次当提学官便有了意义。
似这等大丧事,凡是恭贺了,主家必不会虐待他们。
“长辈如此欣喜,不该禁止,今后更该刻苦勤恳,以免让长辈被外人看笑话。”
薛玉书便知沈逾白听出来了。
见沈族长还不给赏银,领头的人又是一声大喊:“我们来给沈逾白沈老爷道贺了!”
沈逾白中案首当日就已经拜见过崔明启,不过此时在薛玉书面前,就该是“服从教诲”。
领头人手压在沉甸甸的银锭子上,得知沈族长想让他们帮沈逾白立名,便笑道:“此事老伯尽可放心。”
这可让报喜的人愣了神。
沈族长当然明白他这话的意义:多给赏银。
沈族长总算回过神,明白过来便要去掏衣兜,这才发明本身出来的急,竟没带银子。
不过沈族长也不在乎,人家特地给你做这等气度,让大师都瞧见欢畅,为的不就是赏银吗。
可惜啊,已经被崔明启抢了先。
沈族长回屋拿了赏银,给到那报喜之人时,报喜领头人笑得见牙不见眼。
次一等的为增生,建康府有二十名额,若廪生有空缺,便可补上。
以薛玉书的本事,如何能够连此事背后之人都查不出来。
县试、府试、院试等都需求廪生作保,廪银为二两,还可收成情面债,便是养家糊口也够了。
大越朝的读书人多是从五经当选出一本作为本经。
插手科举时,也是选出本经的题目来答。
他们当即就要伸谢沈族长,却被沈族长拦住:“老朽还想求诸位件事。”
沈逾白一揖到底,恭敬道:“门生服膺。”
现在那里能不冲动。
平常虽也能得赏银,也只要本日的一半。
这些年,眼看着沈族落寞,沈族长夜不能寐。
薛玉书既点了沈逾白做案首,自是但愿沈逾白的宦途能走得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