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访客[第2页/共3页]
虽是国丧,但这儿天高天子远,熙平帝久病无能、导致各处民变纷起,在百姓口中,已得了个昏君的名号。他驾崩的事,对齐州百姓而言,也只意味着悠远的都城换个天子罢了,并无多少震惊。
攸桐内心倒是轻松而镇静。
攸桐遥遥瞧了一眼,暂未去涮肉坊,到梨花街的住处,许婆婆迎出来,满面笑意。入内一瞧,内里诸事安好,夏嫂得空时做了好些酱菜,整整齐齐地码放在厨房的柜架上,笼屉上蒸着糕点,香气诱人。
这般踌躇衡量,终是决定临时让步。
朝廷调令官员时另有很多文章可作,傅煜乐得留在都城安排,欣然应允。
很巧,放眼天下,属永宁节度使傅德明才气卓然,治下腐败,极得百姓赞誉。其政绩才德,四周节度使无人能及,也不比都城几位重臣减色,出将入相,更能服众。
回宫一揣摩,这事儿虽是引狼入室,但若决然采纳,傅家若心存不满添乱,他现在可有力应对――上回傅煜帮他应对英王的刺杀、这回安插人手入宫夺权,许朝宗晓得傅煜的锋芒,自问临时有力压抑。且这阵子多数精力须放在内廷禁军当中,撤除迫在眉睫的隐患,朝堂上有力挟制,不免令局势更乱,非他所愿。
去岁秦良玉以一支春意将玉笔相赠时,攸桐便感觉有蹊跷,过后便成心避开,留杜双溪与他参议厨艺。原觉得这意义已非常较着,以秦良玉的聪明灵透,定能看明白,而后另寻美人――凭他的出身、操行和面貌,多的是想嫁的女人。
因先皇驾崩,丧事未毕,都城各处酒楼歌坊冷僻凋敝,贩子间并无年节将至的热烈氛围。
傅煜拱手,姿势端肃岿然,说朝政千头万绪,天子难以恭览庶政、事必躬亲,须有能臣帮手。但现在朝堂上,很多官员尸位素餐、德不配位,徒有繁华利己之心,而无匡扶帝王之能,须遴选有才气的官员入京,擢拔能率领百官的能臣担负相位,帮手天子。
――这些浮名, 明显非傅家所求,至于田产财帛之物,更不会被傅家放在眼里。
傅煜没动,握着缰绳的那只手越收越紧,目光黏在她委宛端倪间,紧紧跟从。
许朝宗一听,便知这相位才是傅家真正想要的。
傅煜非常不舍,却晓得都城里暗潮澎湃,有许朝宗防备贪婪,待傅德明入京后,更会有旁人虎视眈眈,攸桐若留在此处,不及在齐州安稳安闲,便命杜鹤护送她回齐州,顺道护送傅德明入京。
她忍不住勾唇浅笑,探出半颗脑袋,朝他挥手道别。
但当这股拗劲儿用到她身上时,就有点吃不消了。
她感觉,有需求跟他好好谈谈了。
攸桐很赏识秦良玉的脾气才调和这股拗劲儿。
而秦良玉则一脸淡然地站在门外,淡青的夏衫如云烟超脱,玉冠之下,端倪间笑意温润,身姿如玉山巍峨挺拔,如孤松矗立好看。见她面露诧然,便微微拱手,一副有闲事商讨的模样,也不说话,只往里瞧了一眼,仿佛问她为何不宴客人出来。
傅德明入相的事就此议定,许朝宗怕周遭武将出乱子,也不敢放傅煜归去。
力所能及之处,她已极力做成。
……
攸桐暗自扶额,将手札藏回袖中,请他往跨院的厅里去。
独一令她头疼的,是秦良玉。
隆冬暑热,高柳蝉嘶,攸桐坐在中庭树下,正渐渐翻看傅煜的手札。
忙过年初的几日,趁着傅澜音那边得空,又畴昔拜见道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