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1页/共3页]
回府后,不免又将事情与刘氏说了一遍,刘氏闻言非常愤恚,当着崔九怀这个姐夫的面,就把小张氏给一顿好骂:“我原就说她不是个好的,那会子不管张家如何软磨硬泡,也没应下她跟怀哥儿的事儿,现在看来,幸亏没应,不然,我们府里另有宁日?”
无知妇人王氏躺枪,只是崔以良这个小叔子不但位高权重,还是个混不吝的,为了保护小刘氏,可没少让王氏没脸,王氏也懒得理睬他,只作没听到。
因这会子屋里只要刘氏、王氏、小刘氏以及崔九怀钟文谨两伉俪,王氏内心还憋着气,又不平刘氏把拒婚小张氏的功绩全抢了,只低头捻动手里的佛珠不吭声,钟文谨作为当事人也不便说甚么,只好由小刘氏来接话了,她一边给刘氏拍背顺气,一边安慰道:“老太太这是气话了,我们府里拒婚,不过是因着她与怀哥儿命理分歧,可不是因为她不好,她若不好,郑家怎会再三再四的请媒人上门?”永定侯府瞧不上的人,郑家却当作宝,若传到郑家耳朵里,岂不打了郑家人的脸?
刘氏笑骂道:“不过上等的羊脂玉罢了,如许的东西我没有一箱子,也有一箩筐的,会为这点子东西睡不着觉?”
成日里与犯人打交道,崔九怀的嘴皮子工夫自是不弱,闻言立即给钟文谨堵了返来:“也对,如你这般路人长相的,自是没甚么态度在乎别个皮相的。”
这事理刘氏又岂会不懂,不过是当着他们几个靠得住的人宣泄几句罢了,偏小刘氏要拆她的台,气的她没好气的在小刘氏胳膊上捶打了两下,骂道:“你要不大着嘴巴到外头胡咧咧,旁人怎会晓得我私底下说了甚么?”
“那就好。”了了一桩苦衷,钟文谨表情颇好,端起茶壶来,重又帮他斟满茶盅,笑眯眯道:“辛苦二爷了。”
刘氏白了小刘氏一眼,不提王氏,只说小刘氏:“看看你这张磕碜的老脸,快别糟蹋我的好东西了。”
刘氏听着对劲,抬手将钟文谨招至跟前,拉了钟文谨的手,拍着她的手背,笑着点头道:“你是我看中的,我天然晓得你的脾气,是个再慎重不过的,断不会做出那等胡涂事儿来。”
钟文谨忙道:“此事如何都怪不到二爷的,孙媳岂是那等胡搅蛮缠的?若真如此,要在荣亲王府时我就闹起来了,也不会闷不吭声的吃下这个哑巴亏。”
崔以良狗腿的程度非同普通,闻言立时哈哈一笑:“母亲快别逗我了,您如许良善的人儿,连小狗小猫,都舍不得吵架的,又怎会同别的无知妇人那样,做出折腾儿媳妇如许的蠢事来?”
崔九怀吃了一惊,六合知己,不管张氏活着时还是过世后,他都从未对小张氏这个刁蛮率性的姨妹有过半点心机的,也从未给过她任何的机遇跟但愿,再想不到小张氏会干出如许的事儿来。
见他果如自个所料,钟文谨笑道:“我也这么感觉,只是我一个当人继母的,哪能随便替继女拿主张,不晓得的还当我禁止她与亲戚来往呢,便让她来问太太跟二爷的意义。”
说着,叮咛自个大丫环雨竹:“去,把那套羊脂玉的头面取来。”
两个嫡子,刘氏明显更疼崔以良,见她偶然再理睬旁人,作为旁人的大房三人,适时提出告别。
崔九怀伸手接了过来,说道:“吃。”
雨竹凑趣道:“这还是去大哥太太寿辰时刘三老爷托人千里迢迢从西宁送来的,看老太太都没舍得戴过,这会子给了二奶奶,怕是早晨要心疼的睡不着了。”
“是你老娘我欺负她了,你想怎地?”刘氏下巴一抬,直勾勾的看着崔以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