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多了是个师兄[第2页/共3页]
少爷?三娘不由打量他两眼,见这管家有四十多岁高低,留着两撇胡,一看就是个无能的,举手投足透着那么夺目慎重并且极有端方,如许的人必是大师宅门里才气调教出来的。
那管家:“小的本是韩家的管事,老爷不放心少爷遣了小的跟从少爷,故此来了长平县。”
忠叔道:“少爷您那位师弟的见面礼倒不难,送个砚台便可,只是少爷这位师妹精灵古怪的,倒摸不清她喜好甚么,提及来这葛家还真开通,让女孩子读书识字的人家可未几,更何况这位女人还做买卖,少爷今儿您审常家分炊的案子时,老奴就看出来了,这常三说是常记的掌柜,可真正做主的倒是少爷这位师妹,这女人才多大啊就当家做主了,今后可了不得。”
先生点点头:“孺子可教也。”这才上车。
韩正清伸手扶起她:“师妹不必多礼。”
路店主听了一口酒喷了出来:“三丫头,你才多大的年纪,就想当韩大人的师姐了。”
三娘昂首看了看,倒真是旺,一朵朵梅花簪满了枝头,色如金黄晶莹剔透,凌寒独放欣欣茂发。
正想着,韩正清已经换了衣裳前来:“外头冷,忠叔怎不宴客人屋里坐。”
三娘也悄悄吃惊,就算本身孤陋寡闻却也知湖州丝的名声,再将近一千年的光阴里,湖州丝都是远近驰名的豪侈品脱销货。
只不过,三娘没想到一顿酒吃下来,韩正清要拜先生当教员,先生竟也欣然应允,三娘忙道:“先生,韩大人拜您当教员的话,那谁大谁小可就不好算了,要论年纪天然韩大人应当是师兄,可要论入门前后,三娘但是师姐。”
韩正清这个新出炉的弟子扶着先生上了马车,言道,过几日便去葛家村给先保存候,葛先生道:“你现在官职在身,也不消拘泥于这些,你少年得志实乃可贵的英才,想必今后出息不成限量,却有一句话需记取,不管官做的多大,都莫忘了为民的底子,这也是当日我给你取名正清的意义。”
第一百二十五章:多了是个师兄
韩正清:“这腊梅开的虽好,只是太旺了些,这般倒少了些许味道。”
三娘嘿嘿一乐心说,奸商才是糊口啊,都像先生这般不食人间炊火,能过上好日子吗。
韩正清笑了:“师妹放心,师兄记下了。”
管家目光闪了闪:“到底路店主意多识广,我们家老爷恰是贩丝绸起家,别处不敢说,要说湖州地界上我们韩家应算数得着了。”
韩正清愣了愣,还是头一次听人说寻求疏影横斜的感受,不过这丫头的话倒有几分事理,转头可折一枝放在书案上,能说出这几句话,这丫头的确跟那些乡间女人不一样。
三娘在内心撇了撇嘴,这才是矫情呢,另有嫌梅花开的旺的,忍不住道:“大人若想寻求疏影横斜的感受,不如叫人折一枝插瓶置于案头,既有暗香可嗅又有疏影横斜的风骨可赏岂不两便。”
葛先生:“如此,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当日你落生之时,你爹娘让我起名,我问你爹将来但愿你做甚么,你爹说但愿你当官,做一个清正廉洁一心为百姓的好官,是以我便为你取了正清之名,倒未想二十年后,您竟真入了宦途,现在想来或许冥冥中早有必定。”
三娘扶着葛先生在树下站着赏梅,葛先生:“疏林冻水熬寒月,唯见一株在唤春,这株腊梅开的如此好,倒是好兆头。”
三娘暗道一个管事便如此,这韩家必不是平凡人家,只是本身头一返来县衙也不好扫听这些,却听路店主道:“听闻韩大人乃湖州人氏,湖州有个最大的丝绸商韩家,不知跟韩大人但是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