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追逐新千年(十六)[第2页/共4页]
“来,我们拜一拜老夫子!”方斌牵着玉儿,在孔夫子墓前跪下,恭恭敬敬地叩了三个头,口中念念有词。默祷毕,从“携子抱孙”的孔鲤墓前穿过,再重点旅游孔庙。
先到孔府。
“如何回事啊?”方斌抬开端,细心看了看,还真是如此。
“真的啊?”方斌牵起玉儿的手,走拢去,果如其言。一边走一边抚玩了孔府内的保藏。又转入到孔林。
“五---五块钱!”老年车夫稍稍犹疑了一下,不晓得是他开价高了还是低了,方斌也不在乎,看到这个和父亲春秋相仿佛的白叟,心下恻然,用心照顾他,拉着玉儿上了车。这是一种近似自行车的交通东西,但客座在前,稍低,驾驶者在后,稍高,白叟扶着“n”扶手,躬着腰,一起一伏地用力蹬着车,两边街道上的风景,一览无遗。
来到最后一进。是后花圃。园内假山、鱼池、花坞、竹林、盆景等等,一应俱全。
“那当然!”玉儿嘻嘻地笑:“你没见刚才孔夫子墓前,尊称他为文宣王么?孔府与皇家,本为一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不过,这也是互惠互利的,皇家给了孔府超出皇亲国戚般的尊荣,也同时因为儒学而皋牢了天下历代士子,用心故纸堆,夸大从命,冷视本性,压抑群众的缔造性,愚忠愚孝,提出三纲五常,固化伦理干系,强化了品级轨制,制约了全民族的思惟体例和糊口体例,从而延缓乃至于限定了天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的生长,直接导致了近代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屈辱汗青,此罪实不成绾!”
“那当然!”方斌嘻嘻地笑:“一个国度,一个民族,如果把本身的汗青贬损得一无是处,倒霉于凝集民族的向心力!”
“嗯!我记得孔夫子是在曲(cf)阜设坛收徒,讲学讲课的吧?初创了中华民族千年师风,成为万代师祖,当代牌位上六合君亲师,他就有一席之地。”方斌呵呵地笑:“明天我们也去祭拜一下至圣先师!”
“ ‘富’不能出头,富字出头穷断头;‘章’下‘十’字穿‘日’是说孔家文章好的冲天。传说有个故事,故事很惹人回味,它不但是警告孔子的后代,也在警告世人,日子富了要想到天下的贫民,做文要做冲天的文章意喻做事要完美。”玉儿挽着男人的手,笑嘻嘻地说,她很满足给本身敬爱的男人讲解,既非常享用,另有成绩感,乐此不疲。
在孔府大门边,读着大门前的春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品德贤人家。”玉儿笑嘻嘻地说:“你细心看,‘富’字是不是少一点,‘章’字上面不是‘早’而是‘十’穿‘日’?”
孔林是孔子家属的公用坟场,也是天下上延时最久、范围最大、保持最完整的一处家属古墓群。进入墓林劈面而来一大片的淡紫色花海,举目了望无边无边;形状各别的柏、桧、柞、榆、槐、楷等各种树木盘根错,争奇斗异。传闻有古木二万余株,就在这万木竞翠。百花掩映的孔林中,碑石林立,石仪成群,这里还尚存殿、门、坊、亭等明清修建40余座,存有明朝李东阳、严嵩及清朝翁方纲、何绍基、康(k)有为等书法名家亲笔题写的墓碑3600余块,是以能够说,孔林也是一座名符实在的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