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番外[第2页/共3页]
贾环仰脸道:“老爷问得好。儿子也想过这事儿,经手的人确是不好找,不过这又和第二桩事有些牵涉了。”他看贾政的茶凉了,起家拿去泼了,自转去提了壶来,重又注入热茶,一面口里续道:“下边要说的事,还请老爷慢起火。”
他停了一停, 贾政很给面子地问:“如何分歧?”他答道:“儿子去时他们正下了课, 别人都出去游戏了, 几个没出去的也不过是惫懒, 都趴在桌子上吃点心,只要他还正襟端坐,在念他们先生教的书。”贾政笑道:“这却不错,非常勤谨了。”贾环道:“儿子也想着,他不过顽童冲弱之流,就能忍凡人之不能忍,是个有毅力的人,便问了他四周的人。都笑说他生来就是有些个笨拙的,别人只用一刻钟就能背会的书,他非要用一个时候不成。性子又直鲁,背不会,也只是硬磕着背,自冬至夏,不避寒暑,从未有一日懒惰的。”贾政听了,也不由感喟:“原是如此,读书向学,天禀是顶要紧的。多少人在科举路上投掷平生,不过是徒带累了父母妻儿罢了。”
出乎他料想的是,贾环闻听此言,并没有做出甚么大反应,只是略略低了头,续道:“我听人说,他家里有些穷,幸而他家孩子少,他又是独一的男孩儿,这才一向供着他。他家父母非常诚恳刻薄,只是实在没体例,大抵来岁就不叫他读书了。我本想帮助帮助他,可转念又一想,我们留在故乡度日的族人很多,也有那勤奋好学的孩子,因着家里穷而上不起学的,并不但单他一小我如许儿。倒是返来和老爷说说,是不是每年拨出一笔银子给他们是端庄。”
这话里是应了,只贾环却不敢非常信准。他把话在内心来回衡量了几个个儿,并不能非常拿得准――只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当下内里怀了几分惴惴,面上却力持平静道:“是我们故乡的祭田,祖宗在时原是购置了很多,充足一家子吃用另有敷裕的,只是一来年久日长,二来人丁日繁,有懒于耕作的赁了出去,一来二去,渐通卖买,另有贪人多给那两个钱的,瞒着将分给自家耕作的地步卖了出去,现在原是祖宗遗给后辈子孙的祭田,实际上竟是少了大半……”
“你又是如何晓得这祭田的数量少了的?他们瞒着人做的活动,你上那里去清楚的?”贾政听他越说越心惊,忙惊奇地问道。金陵故乡留守的人做下的一做事,他并不是全然不知,只是晓得得不那么清楚。往年里也有一鳞半爪的动静传入他耳中,只是一来如贾环所说,年深日久,积弊成习,二来都是一族的人,亲里亲眷的,撕破脸须欠都雅。贾家确切繁华已极,宁荣二府的主子们高高在上,喝的是玉液美酒,咽的是玉粒金莼,浅显的族人却多贫苦,特别是金陵那边,更是可贵两府布施。是以但有些甚么,两府的当家人也多是睁一眼闭一眼,只当本身是个聋子哑巴罢了。只是他没想到,小儿子去了一趟金陵,竟也觑破了这些事情,现在还揭了出来。
贾政捋了捋胡子,怡然笑道:“你且说来。”
此语大出贾政料想以外,他怔了一怔,过了半晌,才消化了贾环这一番话中的意义。
贾环心下一松,昂首道:“老爷放心,都是一家子,他们也有难处,儿子并没有一意难堪他们的意义。”
身后有人拿了篦子给他通头,又有一张浸湿的毛巾盖到他脸上,贾环想睁眼却睁不开,只得任人给他净了脸。毛巾撤开,他睁眼一看,蕊书正在面前,一手将毛巾递给候着的小丫头,一手拿着一盒深红色的脂膏。她放下毛巾,接过一根打磨得细细的银簪子,挑了一点儿脂膏,笑向贾环说道:“爷快尝尝,这是新得的茉莉膏子,和市卖的分歧,润肤防皲有奇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