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捷报与情报[第2页/共3页]
郑德本觉得让王廷相在御书房行走会惹起朝臣们的非议,可惜此次倒是大大出乎他的料想以外,朝中大臣对于此事却鲜有提及。固然不晓得此中到底有甚么启事,也让他大大松了一口气。
郑德拆开来看了看,“斩杀敌军八百余级,还所掠人丁二万多人……”当他看到这的时候,脸上总算暴露了一丝转意的笑意,“看来这朱晖也并没有设想中的这么差吗,起码将被劫夺的百姓给朕夺返来了。”
郑德闻言微微蹙眉,昂首看了他一眼,“让他出去吧。”
“呃……有甚么谍报就说吧。”郑德讪讪地坐了下来。
王廷相并没有说甚么,只是举了一个例子,“弘治十四年春,火筛连小王子入延绥、宁夏转战固原,保国公师行纡回无规律,边民死者遍野。诸郡困转输饷军,费八十余万。前后仅获功十五级,却上书言捣巢有功将士万余人。陛下应当对此事有所耳闻吧?”
“或许是因为本身将刘瑾替代下来的启事吧。”郑德最后能够想到的也只要这一个启事了。
郑德闻言神采变了变了,却还是有些游移地说了一句,“此事朕天然晓得,不过朱晖已经是戴罪之身。如果谎报军情,恐怕会罪加一等,他恐怕不会做出如此不智之举吧?”
王廷相闻言一愣,没想到天子竟然给统统阵亡将士给出了如此高的抚恤,此乃先帝未曾做过的事情。不过想想也是一件功德,道,“陛下,如果大明将士阵亡皆有抚恤,再无后顾之忧,定能舍生忘死忠心报国。臣请将此定为常例通行于大明军中。”
“臣情愿以项上人头包管。”牟斌语气果断道。
“公然是天子坐明堂,甚么都不懂。”牟斌暗自轻叹一声,只好又解释了一句,“陛下,军情局才方才设立,又哪来的飞鸽?”
在六月尾的时候,宣府那边终究传来了好动静。
他将本身获得的谍报呈递了上去,郑德翻开后倒是越看神采越丢脸,抬开端看向牟斌,“环境失实吗?”
郑德倒是没想到大明将士还没有抚恤金,点头承诺下来了。
“有功将士两万余人,这么多?”当他看到这的的时候忍不住惊呼一声,实在有些不知该如何封赏。只好乞助地看向一旁帮忙他措置奏疏的王廷相,“子衡,你感觉这些人该如何封赏?”
“或许牟大人事出有因,陛下无妨听听再说。”王廷相这时候站出来仗义执言地说了一句。毕竟牟斌在朝中的名声也算不差,如果换一小我品太差的人出来职掌军情局,谁晓得会不会在朝中折腾一番。固然锦衣卫已经被郑德改成军事谍报局,可看在朝廷大臣眼里还是和锦衣卫别无二致,只是换了一块招牌罢了。或许这个先入为主的看法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候,这也是前者为何情愿帮他的一个启事。
郑德闻言奇特的看了他一眼,刚才还质疑朱晖的捷报,现在如何又替他提及话来了?
“捷报!捷报!”王岳风风火火的闯进了懋勤殿,手中拿着一份快马加鞭送来的奏报,“陛下,宣府那边传来好动静,蒙前人退去了。”
“莫非你还以为另有假?”郑德倒是一脸不信。
王廷相想了想,“陛下不如就派刑部侍郎屠勋、大理丞邓璋前去核实吧。”
看着王岳拜别的背影,王廷相又对郑德说了一句,“陛下,宣府镇总兵张俊擅自将总兵官印授予万全都司批示使曹泰。固然事出有因,不过念在其抗敌有功的份上,还是功过相抵,免其罪恶。”
牟斌闻言禁不住盗汗直流,毕竟他的确没有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