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曹相[第1页/共3页]
“不过,如果说到要谨慎的事情,老臣倒有一句话想说。”曹参顿了顿,持续道:“太后喜以姻亲配对来保持吕氏的外戚权势。吕婠和吕姝均在她的安排下,嫁给了高祖天子的王子。鲁元公主的亲女张氏进宫当了皇后,吕媭的女儿樊氏嫁给了营陵侯刘泽。公子恢的正妃萧氏归天今后,尚未婚配,恐怕太后成心为你再配良缘。”
“真的吗?”吕沁眨了眨眼睛,灵动的双眼落在刘恢身上,就再也移不开了。她是吕产的女儿,本年才十四岁,第一次伴随父亲进宫赴宴。本还觉得这些诸侯将相会像父亲军中的将士一样,三大五粗,不解风情。谁知却赶上了清俊脱俗的赵王刘恢,提及话来温润如玉,操琴的姿势就像画里走出来的神仙普通,一颗悸动的芳心无由地狂跳着。
面对突如其来的封赏,刘恢显得有些惊奇,但内敛沉稳的他还是顺服了吕后的懿旨,毕恭毕敬地接管了这份恩赐。另一边厢,他派人给现任的左丞相曹参送了一封信,请他到府上一聚。
他立即叫钱诺筹办了洗尘拂尘的宴席,要好好接待本身的王弟。吕后瞥见惠帝表情开畅,也跟着欢畅起来,同时聘请了吕产和吕禄两个侄子,顺道为他们擢升官职的丧事庆贺一番。
“既然丞相都这么说了,阿恢也不矫情多言了。依丞相所见,太后娘娘俄然把赵国赐赉了我,真正的企图究竟是甚么呢?”刘恢内心明白,本身一无功劳,二无宠任,何德何能能够获得赵国这一块肥肉呢?
曹参沉吟半晌,道:“公子的顾虑,老臣明白。先前的两任赵王,均死于非命,先不批评是否与太后有关,光是吕产和吕禄两位将军就对赵地虎视眈眈,暗中争得是你死我活。赵国本是刘氏诸侯的封地,吕氏一族说到底毕竟还是外戚,太后把它赐赉公子爷也不无事理。”
吕后悄悄赞成,比起先前的两任赵王,刘恢公然见机多了。
“王弟不堪酒力,陛下的美意只能心领了。还请皇上恕罪。”当女官琴婳再为刘恢添酒的时候,他不美意义地推却道。
钱诺让乐工筹办好一副五弦古琴,再点上月麟香,袅袅的暗香缓缓升起时候,就只能刘恢入坐献艺。
“七弟刘长是吕后的养子,八弟刘建迩来也立了一两次军功,如何就和赵王之位擦身而过了呢?”
“公子这是那里的话?您是高祖的王子中最聪慧灵敏的一个,高祖在位时,还常常奖饰您是他最谪仙的王子,那里轮到老臣教您宫规啊。公子这话羞煞老臣呐。”曹参这话说得倒是真的,高祖诸位王子中,舞刀弄剑的多,却没有一个像刘恢如许风采翩翩、儒雅脱俗的。
刘恢对曹参的话再作考虑,深表附和,同时又不由唏嘘:“阿恢本想大模糊于市、独守梁国,做一个繁华闲人,没有想到还是逃离不了宫中的这些权力斗争。”
“阿恢和飞絮情投意合,两情相悦,早许了相互独一。贵爵将相、繁华奢糜,都不过是场过眼云烟。如果能让我挑的话,我甘愿放弃将王之位,只求与钟情之人平高山相守平生。”
曹参和前丞相萧何一样,自高祖白衣时起就跟随大汉交战四方,立下了很多汗马功绩。高祖刘邦乃至曾经扬言,大汉的建立萧何功绩最大,曹参次之,故此还封了他为平阳侯。
刘恢微微一笑,眼神也跟着柔了几分,道:“萧氏归天以后,阿恢原就偶然另娶。厥后,庶夫人徐氏为我生了庶子今后,我对刘家有也了交代,娶不娶正妻已经没有所谓了。幸得上天垂怜,让我熟谙了柳氏飞絮,今后一见倾慕。飞絮虽出身伶官,但洁身自爱,出淤泥而不染,善乐舞、知乐律,是知音,更是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