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回到唐朝当皇帝》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176章 八千黑袍入并州[第2页/共3页]

对于李恪的八千马队长孙无忌等支撑李承乾和王珪等支撑李泰的人不是没有反对定见,只是李世民的圣旨写明没有他的旨意李恪不能回京。因为加了这么一条附加前提,他们都不敢再过问关于八千马队的事情。因为,他们也晓得这八千人实在就是这个前提的一种赔偿。

“同怀,本王让你久等了啊,害的你带领太原府诸公跑这么远来驱逐本王。”李恪说完跳下了马背。

兵马随时能够解缆,粮草就已经调配安妥,就等李恪一声命令便能够直奔并州。但李恪的行动明显没有解缆去并州的意义,他每天都会骑马到长安城外玩耍,然后再到东西两市闲逛,底子就不想分开长安。乃至于他的涣散导致超越了兵部的规定的刻日,被兵部催促了两次以后李恪这才讪讪分开长安。

如果遵循朝廷轨制,李恪的八千马队沿途所需粮草皆由兵部详细调剂和统领。但是,李恪多数督府手里现在的这八千多马队没有写在兵部的文书当中,兵部天然就不管八千人的粮草题目。以是,这也不能说兵部不管,是兵部不敢管,不晓得该如何管。同时只能说是李世民的冲突内心,他对李恪是又爱又恨,圣旨表白没有他的旨意李恪不成擅自入京,这就即是禁止了李恪打仗和参与朝政的机遇,申明他对李恪禁止候若依和李承乾的婚事很愤怒,同时李世民又送了他不归兵部统领的八千马队,恐怕本身的儿子在并州遭到别人的欺负。当然,李世民气里所谓的欺负不是我们了解的明面上的欺负,并州就是太原是李氏的底子之地,是关陇个人的核心之地,各方权势错综庞大,李恪如许年纪轻微的亲王坐镇并州,如果没有本身的气力是很难镇得住关陇个人中那些贵族的。

许敬宗给李恪制定的行军打算是过蒲州、晋州、潞州再到并州。李恪一行人在颠末这几个州的时候都没有做太多的逗留,终究在分开长安的第五天呈现在了并州太原府的城外。并州刺史狄知逊仿佛算准了李恪的路程,早已带领并州府高低文武百官在城外十里的处所等待他。李恪大老远的就瞥见狄知逊等人已然在离太原府城门十里之地等候本身,他不顾前面的大队,单独催顿时前。

李恪在来到多数督府的路上已经将两小我的质料阐发了一遍,肯定了他们现在在立储一事上的态度以后内心有了计算。进了多数督府,来到都督府客堂,李恪这才对李言恭谨的见礼道,“李恪见过兄长,刚才在城外时候有些仓促没有来得及跟兄长见礼还望兄长恕罪。”

另一小我就是别驾李言,他但是李唐宗室的人,按理说是李恪的堂兄。高祖李渊有三个兄弟,别离是大哥梁王李澄、二哥蜀王李湛、三哥汉王李洪,李渊在兄弟四人当中排行第四。但是,现在高祖李渊的三个哥哥早已归天,王位是李渊当天子以后才追封的。他们当中汉王李洪英年早逝,没有留下任何子嗣。以是,只要梁王李澄和蜀王李湛有后,但也是人丁薄弱,不像李渊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梁王李澄育有两女一子,两女出嫁早逝,他的儿子李建芳在三十岁的时候也分开了人间,只留下一个儿子那就是李言。以是,李言是梁王李澄嫡孙。到他的时候梁王的爵位已经传了一代,以是他只能担当了梁国公的爵位,而千牛卫的李仙重就是李言的宗子。至于蜀王李湛只要一个儿子,固然现在还健在,但也是人丁不旺只要一个儿子。以是,李言固然官职不大,但在李唐宗室中也有必然的分量。并且,作为关陇士族中的新士族,李言在关陇个人中也有一席之地。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