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回到清朝当皇帝》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三章 埋头三年[第2页/共3页]

海岸山上,高达七层的灯塔已经耸峙起来了,入港的航道也都放下了标识,青砖和洋灰砌成的小洋楼仿佛一夜间遍及了全部港区,在一横一竖的两条大街旁,各式百般的店铺鳞次节比,有中国人本身开的,也有洋人开的,货色从面粉、番笕、洋布,到洋钉、螺帽、化肥不一而足。远处,港区的核心还在不竭扶植,“咚”、“咚”的打桩声不竭传来,而在冒着黑烟的大沽船厂方向,又有新的厂房拔地而起,这里几近是一天一个模样。

毫无牵挂之下,德国远征军很快就攻陷了包含暹罗都城曼谷在内的数个首要都会,但是对此早有筹办的朱拉隆功随即带领他的军队退往了暹罗中北部的热带雨林,和德国远征军玩起了猫捉耗子的游戏。

一向死力促进此事,并方才登上德意志帝国天子宝座的威廉二世当即恼羞大怒。他不顾辅弼俾斯麦的大力反对,派出了以两艘萨克森级铁甲舰为首的远征舰队。15000名德国兵士从本土解缆,经德国在非洲的几块殖民地――多隆、喀麦隆、德属西南非洲(纳米比亚)、德属东非(坦噶尼喀),达到暹罗。

光阴荏苒,光阴如梭。三年时候仓促畴昔,汗青的时针很快就来到了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夏天。

即便如此,海因茨还是微微产生了一些担忧,这个国度可骇的生长势头是他亲眼目睹的,一旦开启了民智,全部国度就像上了发条普通,缓慢向前奔驰。天津、上海、广州这些处所乃至呈现了产业区的雏形,并且这类趋势正在伸展开去,毫无疑问。这个国度将经历一场产业上地窜改,固然在百姓的教诲程度、社会体制上还存在着浩繁不敷,但以其庞大的市场、丰富地天然资本和近乎豪侈的人力资本。一旦让其走上产业生长的快车道,国力必将缓慢收缩,从而给天下格式带来极大的震惊。

两艘涂着大清海军特有乌黑漆装的庞然大物悄悄地停靠在船埠边,八门305毫米的细弱炮管从装甲炮塔中伸出来,被水勇擦得一丝不苟的炮口反射着幽冷地光芒,显得狰狞而可骇。这就是亚洲第一巨舰。

以是,固然火线仍不时有捷报传来,但耗损一样是惊人的。为了封闭暹罗海岸,截断英国人的援助,远征舰队需求长时候在海上巡查,每月光破钞的煤炭就代价数万马克,而因为英国军器商多数挑选从印度或孟加拉将军器偷运到暹罗在印度洋安达曼海四周的海岸,再由暹罗人本身操纵马来半岛上的山区偷运到北部,以是远征舰队大多数时候是在印度洋上巡查。幸亏因为中国人夺下了缅甸,阻断了英国人从陆上援助暹罗的门路,不然,他早就劝说天子陛下结束这场战役了。暹罗面向印度洋一侧的海岸,平而直,几近没有一个好的港口,或许能让一些装货的划子停靠,但对于数千吨的大型兵舰来讲无疑是天方夜谭。以是帝国远征舰队只能在中国缅甸的港口停止维修和补给,这又是一大笔用度,乃至帝国还为此帮忙中国改革了仰光的港口和船厂。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