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渭南[第3页/共3页]
既然如此,见之何益?
等崇祯十五年,天子无人可用,这才把他放了出来。
“放手,快放手,你是来送信的不是?是皇上的批折,还是部里的公文,又或是私信?”
潼关失守已经好几天了,全军一退再退,不到三千人的残部全数驻守于此,大兵们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明天刚下了一场大雨,到现在还是飘飘洒洒落个不断,是以城中地上尽是泥泞,从戎的也是不管不顾,只搂动手中的铁枪长矛,睡的非常苦涩。
北门不甚要紧,在这里主事的就是督标的一个参将,瞥见晕倒醒来的人就是这么警戒,内心也是不由暗赞一声。
放眼朝中,固然杨嗣昌同他不对,害他坐了几年的牢,但论起才调,杨或人还算有一些。他的四正八隅之法,孙传庭也是贯彻的很得力,在崇祯十一年,他和洪承畴统领秦军在潼关大败李自成,逼降张献忠,本身骑马持刀,亲身奋战,次次冲杀在前,被关中父老奖饰,便是恩师洪承畴也对他青睐相加,非常赞美。遐想当年,那是多么对劲……只是眼看就要收官之际,偏生东虏又在围攻锦州……因而未及胜利,雄师北上,他因反对调陕军出关,极言对李自成需谨慎防备等语,获咎了杨嗣昌,也惹怒了天子,成果因为忧心国事,一夜白头,耳朵也是聋了,成果天子觉得他是假病,大怒之下,将他投入诏狱。
再出潼关,再一次的兵败,对此他实在故意机筹办。草草成军不过一年,本身的主力立不起来,靠着高杰和白广恩等辈,顺境还能够打一打,一遇窘境,非完整惨败不成。
……
“兵部的么?”
到现在这境地,他也不希冀崇祯能有甚么好的体例了,没兵没饷,神仙束手。特别是前几天,朝命下来,竟然任白广恩这个逃将为援剿总兵官,叫他带三万边军来援……这的确就是笑话,有这类旨意,皇上怕也是病急乱投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