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刀架脖子上最好使[第3页/共4页]
起码也得骂几句狗天子贪财敛财一类的,别管有没有效,起码也能博一个清名出来。
别的一组则是想反的挨次,另有一组是随机去哪个处所。
二者都被寇慎给说中了。
太仓二张带着他们最优良的门生吴伟业一起被抄家灭族,现在连骸骨都找不到在哪儿。
寇慎嗯了一声,又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以后,才斜了赵老爷一眼,然后开口道:“既然你也清楚,现在又如何这很多抱怨?”
或者插手那些浑身铜臭的商贾之列——而商贾是连丝绸做的衣服都不能穿的。
赵老爷直接被寇慎这一声呵呵给惊醒了过来,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以后便站了起来,躬身道:“多谢表叔指导,侄儿明白了。”
实在呈现这类儿的环境,本身就在崇祯天子的料想当中。
赵老爷一时语塞。
商税商税,首要针对的就是商之一道。
这些年,别管表叔对你有多少照顾,好歹也未曾亏了你,你本身实在景况如何,你本身内心也清楚,又何必深陷此中?
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
是,你寇老爷天然是同意的,但是你是堂堂的知府大人,光是每年的冰炭贡献都够你白叟家吃的满嘴流油了。
镇江府知府刘文府干出来的事儿挺乐呵。
现在的大明,把读书人惯的有些过分了,很有些端起碗用饭,放下筷子就骂娘的感受。
本来还真有个纯爷们筹算谋反。
只是这一杆子打下去,倒还真打出来一条大鱼。
一个筹算举旗造反的都没有,或者说,都在老诚恳实的等候着商税开端征收的那一天。
现在的刘文府较着就成了一只鸡,用来儆猴的鸡。
但是回过甚衡量了一番本技艺里的刀子以后,崇祯天子感觉随便你们憋去呗,只要有人敢死,朕就敢埋。
读书人们也安静的有些诡异。
不过现在说甚么都晚了。
至于像李日宣和熊明遇这些身在东林点将录上面的,有一个算一个,哪一个的脑袋也没有保住。
就在上一期,署名为荣小荣的作者就已经流暴露了那么一丝的动静——《论税收的感化》。
不对,是敢诛九族。
太他娘的吓人了,九族啊,几百口儿啊,说砍就给砍了,不利的刘文府干脆就是一千二百刀给活剐了的。
但是有这三个不利蛋也算是功德儿,起码稻草人又能多三个了。
全部浙江都沸腾了。
赵老爷此时心中已经恨死了本身这个远房的表叔了——光他娘的捡这些吓人的说!
公然,还是刀子架在脖子上比较好使。
陈尧言被下狱的事儿,底子就没有瞒着任何人,别管是谁撺掇的这个笨伯,或者是他本身干出来的这事儿,归正他被抓的动静传回浙江的速率必定要比御史们更快一些。
但是加的这部分赋,刘文府底子就没有交给崇祯天子一文钱,而是本身笑纳了。
寇慎这才笑呵呵的端起了酒杯道:“坐下,坐下说。既然喊老夫一声表叔,就不能看着你跳这类坑。”
此中本身印象最深的就是税收,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的实际。
不管心中再如何不爽,赵老爷还是嘲笑着答道:“小侄天然是看过的,并且那一篇《论税收的感化》固然口语写就,缺了几分文采,却实在将税收的感化写的明显白白,换浅显百姓来读,也是能明白的。”
从哪个县来的还回哪个县去,然后挂在大堂之上。
并且更操蛋的是,马维骃在查访过程中身份透露,差点儿就被这家伙派去的人给弄死。
命没了,呵呵。”
而单凭这些个非专业管帐出身的御史们去下边查访,如果能查出甚么题目来那才是见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