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忠烈祠[第2页/共2页]
殿前门路共有九阶,又以白玉石雕栏隔出来三条通道。整座大殿飞檐斗拱,正中的殿名处也是空着,想必也是留给崇祯题字所用。
就你后代某部电视剧里的楚团长所说的那样,如果崇祯杀光了朝堂上的众位大臣,谁去给他办事儿?
崇祯的内心倒是一团地炽热。对于自从穿越后每天都提心吊胆,以手中的厂卫屠刀打单着朝堂众臣的崇祯天子,在祭出永不加赋诏这一拉拢民气的大杀器以后,实在很有些黔驴技穷的意义。
崇祯倒是苦笑道:“不成啊。王伴伴,这大明是皇兄交给朕的重担,朕,松弛不得啊。”
崇祯本来还没想着和臣子争这个执笔的机遇,只是一听到衍圣公三个字,内心倒是一阵腻歪,当即说道:“罢了,这些便由朕来誊写吧。将士们为国捐躯,朕总当有所表示,可不能让将士们白白捐躯。”
从承天门出来向南,过了后代的长安街,略微向东一些,便能够看到寂静厉穆的忠烈祠。
上方拱门正中的位置,空出了一大片白地,摆布皆是空出了一大块儿的处所,想必是留着要誊写春联地。
孟绍虞闻言,便躬身领旨道:“微臣遵旨。”
唯有当中的烈字,上面倒是少了一个点儿。崇祯此时的设法,怕是与后代的某个秃顶校长所想的一样,只愿大明的义士少一点儿!
等进到殿内,当中便是供奉着一座岳飞岳武穆的神像,空荡荡地大殿中现在无人无物,略微有点声音便可听得非常清楚,更增加了崇祯心中难受的感受。
待缓了半晌,崇祯才对王承恩道:“传诏礼部尚书孟绍虞进宫见驾。”
这三个字,仿若铁划银钩,力透纸背,乌黑的墨色中更是显出了一股子地肃杀之气。
但是在忠烈祠建好以后,崇祯那一颗吊在嗓子眼儿的心终究能够收回到肚子里去了。
风雪更加地大了。待崇祯走近此地以后,因为有黄罗伞的遮挡,崇祯身上倒是没有多少雪,只是在场防备的锦衣卫的身上,早已落满了雪花,一个个地仿佛雪人,一动不动地站在风雪当中,只要热切地眼神,才表白这是一个个地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