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回到明末玩淘宝》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二百章 朝鲜国(1)[第2页/共3页]

何况,方原并未将但愿仅仅依托在朝鲜国的援助上。

赤古台是一阵阵的头皮发麻,此去辽西起码千里之遥,沿途还不知有多少重兵扼守的关卡。面对围追堵截,底子就没信心能安然到达辽西,“方军门,这是在开打趣吧!若赶上一处偷袭的重镇,前后夹攻,我们就是全军淹没的结局。”

与此同时,他还奉告赤古台派出探骑沿着鸭绿江高低流窥伺,在鸭绿江的高低流,应当另有更窄的过江口,从那边渡江或许更加快速便当。

施琅是新近归附,他的虔诚度方原是殊无掌控,若施琅在这个关头时候和方原算起了满门被屠的旧账,那就万事皆休。

事不宜迟,方原立即命令赤古台安排军士前去搭建浮桥,做好转进到朝鲜国的筹办。

小城里是四周烽烟,残垣断壁,可见之前攻坚战的惨烈。

这些俘虏该如那边治,要不要全杀了,统统交由方本来做主。

这个军令倒是令赤古台大吃一惊,惊诧问,“方军门,你第一次到丹东口,安知另有更窄的过江口?”

丹东小城的城墙也就两丈高,还是夯土打造,防备力本就亏弱,较当中原的坚城,差之太远,不过就是近似于张家口集市那样的防备。

赤古台对劲洋洋的说,“统帅汉八旗的是阿谁汉奸王爷耿仲明,这些汉奸兵能有甚么战力?我将五千玄甲军分红了五队,三队对蒙八旗扼守的三门佯攻,两队对汉正黄旗扼守的东门停止轮番强攻。”

朝鲜国除了在交际手札上,官方、官方利用的都是明朝的崇祯年号,直到清末被日本占据。还曾经数次举国祭奠曾抗倭援朝的万历,另有明朝最后一个崇祯天子,以明朝衣冠传承自居,反而对满清的文明是嗤之以鼻。

方原点了点头,附和了他的说法,皇太极既然布下了天罗地网,岂会不在流亡辽西的几个重镇安排重兵扼守?

在他达到丹东口后,赤古台确切不负所望,已攻陷驻守丹东口的汉、蒙八旗,派人将他迎入了这个临江的小城。

做过了这些,方原早已昏昏欲睡,但现在仍未离开险境,只能持续与赤古台来到鸭绿江边,凝睇着面前宽达3、四十丈的鸭绿江,却没有一艘战舰前来策应。

赤古台对他这个异想天开的设法大为惊诧,失声说,“朝鲜国已投降了满清,岂敢收留我们?怕不是自投坎阱啊!”

方原见了是悄悄心惊,莫非是施琅那方出了不测?若施琅不能定时前来策应,此次真的就是凶多吉少。

方原强掩着内心的惶恐,脸上还是安闲之色,淡淡的说,“不管施琅是否叛变,我们都必须做好应急筹办。赤古台,你说我们向西撤离,经辽西返回,可否躲过皇太极的追击?”

包衣主子,在满清不过是最轻贱的主子,对满清底子不会有归属感。方原若将他们编入玄甲军,也是给了他们一次做人的机遇,信赖这些人会心胸感激,戴德戴德。

西行只能是自投坎阱。

边门的一场大火,最多能阻截满清鞑子两、三个时候,皇太极冲破了边门以后,为了毁灭方原逃脱的残兵,必定率军死死的追击。

方原打了个哈欠说,“赤古台,我先去歇息,如有告急军情,或是皇太极追兵到了,再来唤醒我。”

以方原的估计,这两、三百里路,平常的马队也起码要走两日,皇太极的追兵起码应当掉队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