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回到明末当帝王》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56章 陛下真神人也[第1页/共2页]

当时睢州处于和李自成交兵的边沿一线,南明国库亏空,是以各地的粮饷大部分依托处所供应,但因为睢州地处偏僻的穷乡僻壤和战役前沿,税赋底子收不上来,靠抢也弄不来多少银子和米面,是以这几千人马军饷发得很不及时,拖发欠发粮饷是家常便饭,有的几个月都没见到银子了。这一下攒到一起领,一下得这么多饷银是底子没想到的事,是以官兵们都欢畅得合不拢嘴。

起首陈潜夫和袁枢向这位卢公公先容了河南的环境,接着在他们伴随下,卢九德巡查了这里的军政环境。

很有带兵经历的卢九德趁机把他们调集起来当场训话:“军兵弟兄们,你们手中白花花的银子可不是兴平伯高杰给你们发的,也不是来自国库,而是天子陛下的内帑,大明朝风雨飘摇,国库比年亏空,底子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来给你们发饷,这是也你们军饷常常发不下来的启事,此次陛下之以是自陶腰包给大伙关饷,并传下口谕不拖欠一兵一卒,一两一文,何也?是因为陛下想让你们明白,你们是在为谁从戎?陛下不忘祖宗之志,下决计要光复大明的江山社稷,决不做偏安东南的轻易之君,再现奸党马士英已除,你们晓得该如何做了吧?那就是誓死尽忠于天子陛下,讨贼平虏!”

经历甲申之变,地处中原要地的河南也处在风雨飘摇当中,很多处所官不谋政,军不修边,很多衙门形同虚设,老百姓遁藏战乱死走流亡,故乡荒凉,饿殍各处,单从睢州就能看得出来。

是以,半个月下来,就招了三千兵马,这在疆场前沿的睢州已经很不善了。

卢九德带过兵,长于扇动听心,这几句话近万名官兵热血沸腾,感念皇恩之余齐声高呼:“尽忠陛下,讨贼平虏!尽忠陛下,讨贼平虏!”……

卢九德和陈潜夫、袁枢等人进驻开封以后,还是构筑工事,操演人马,招兵的大旗仍然扯出。

这么一圈下来,卢九德发明皇上是有先见之明的,陈潜夫和袁枢则感慨皇上足不出户便对这里的环境了如指掌,卢九德等人那里晓得,朱由崧在宿世已经喝过这个朝代的墨汁了。

到八月中旬,河南的明军猛增了一万二千还出头,总兵力靠近五万,卢九德喜出望外,一面构筑工事,操演人马,练兵备战,一边上疏京师给朱由崧报喜……

接着卢九德将这八千人打乱次序,编入两万京营兵,整编以后,这八千人只晓得有皇上,不晓得有高杰了。

与此同时,巡抚陈潜夫清算睢州吏治,大肆鼓吹动员,招兵买马,当时风行一句话,吃粮从戎,因兵灾不竭,流民各处,为了活命,很过量人挑选了把脑袋掖在裤腰带上插手了虎帐,管他是谁的兵呢,只要面前能吃饱饭有衣服穿不至饿死或冻死就行,现在这里不但能吃饱饭,有衣穿,另有钱花,是以来报名参军者与日俱增。

体味完环境以后,三位大员停止了职责合作,卢九德为总批示和总监军,陈潜夫卖力政事和民事,袁枢卖力边事,起首对睢州八千多名官兵的根基环境停止摸底,拉开了整肃河南军政事件的帷幕。

现在越其杰和许国定都垮台了,但他们期盼已久的银子却来了,这些从戎的说白了就是为了用饭穿衣,只要有粮饷,他们才不会管谁当巡抚和总兵的事。

朱由崧诱捕越其杰和许国定之以是能够胜利,也恰是看中了这一点。

许定国虽是高杰的部下,但他看不上高杰,对这个出身闯贼部下却拐跑了闯贼老婆的下属有几分不齿,是以对高杰阳奉阴违,说白了就是不平。无独占偶,高杰也不待见许定国,在部下的大将中,高杰正视的是李成桢、胡茂桢等人。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