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大夫问诊[第2页/共2页]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法,这两名太医都是医术高深之辈,单凭一个望字诀,就看出了一丝端倪。本来躺在病榻上的黄锡时,早已不复以往红润的神采,脸颊坍塌,皱纹深深嵌入皮肤当中,整小我形神干枯,好似行姑息木一样。
黄成柊强打笑容,说道:“两位大人用心医治,说的是那里话。管家,去帐房支十贯给大夫,聊表诚意。”老管家现在已经泪眼盘跚,行动不稳了。府中下人,亦是悲悲戚戚,好似末日一样。
刘太医也叹道:“此方乃重症济急,如果再服三日,垂白叟还不能醒过来的话,恐怕有不测……我等学艺不精,有负陛下所托,实在忸捏……”
两个提着药箱的太医,悄悄敲开了黄府大门,内里出来一个管家。听闻是陛下亲身授意,让翰林院医馆的太医前来给他们家老爷看病,赶紧迎入府中。这老管家也已经年至花甲,此人一老啊,就喜好唠叨。这不,对那两个太医细细碎碎念叨了一大堆:“……我家老爷人这么好,在朝中也不见获咎过甚么人,如何就没人肯放过他呢?那些个言官也太不是东西了,我家老爷自感大哥,精力不济,自请致仕都不可,这世道,到底变成了甚么世道咯……想那元绶年间(陆承启便宜老爸的年号),也没见这般民风啊……大夫,我家老爷病重,你们可得好好医治啊!”
“大夫”这个词,前朝未有之。唯有大顺立国后,设置医官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安大夫、成全大夫、保和大夫,保安大夫等。“大夫”一词,才算是专指大夫。前朝普通把大夫称为杏林、郎中或者医师等,大夫原是官名,并不指大夫。如大顺朝便有御史大夫、谏议大夫、通侍大夫、正侍大夫、宣正大夫、履正大夫、协忠大夫、中侍大夫等官名。官方不懂这些,以为这些官方的太医的官名“大夫”听起来很有权威,渐渐地把“大夫”一词,特指大夫。除此以外,另有太医等称呼,但是权威性就要差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