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回到古代做皇帝》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六章:终于召见[第1页/共2页]

小黄门带着被惊呆的耶律良和两个契丹副使,从大庆门而入,经长廊,入宣佑门,到了崇政殿内里。陆承启已经在崇政殿内里等待了一阵子了。

十二内阁大臣、礼部尚书冯承平、军事参谋部等重臣高官,先向陆承启恭敬地问候,接着是馆伴使副、阁门使、通事就位,向陆承启行拜礼,二拜以后,再拜。

舍人行过礼以后,契丹副使向阁门使跪进书匣,阁门使(相称于两国翻译)跪接书匣后升殿进奏,内侍都知开启国书后交给内阁首辅徐崇光,由徐崇光进呈给大顺天子陆承启。

耶律良作为辽国少有学习汉文明的人,对于墨家的书,还是看过的。《非攻篇》他也熟谙,只是临到头了,不晓得如何辩驳,是以语结。

陆承启听完以后,也让阁门使回问耶律良其国主耶律洪基身材如何。在契丹使副回奏以后,在舍人柳庚的指导下由东阶下殿。然后,辽国正使和副使别离升殿,向陆承启行起居礼。

这实在是黄玮颐用心给衙役提早说要对契丹人下狠手的,这些衙役本来就对契丹人没甚么好感,有了下属的密令,如何不下死力?二十下水火棍下来,哪怕是铜皮铁骨,也要被打得骨断筋伤!

陆承启活用《墨子》非攻篇中的论点,斥责辽国为小偷、强盗,时不时便犯境打草谷,把耶律良方才说的话,完整辩驳了一次,耶律良一时候没回过神来,犹自揣摩着陆承启话。

到了第三日,陆承启总算记起了他们,派了小黄门前来宣旨,召见辽国大使,商讨两国交际事件。耶律良得了圣旨,转头一看本身原先人数颇多的使团,欲哭无泪。对这些还是卧床不起的契丹人,耶律良只能认了,带上两个副使,跟着小黄门,先在都亭北驿内里学习了一天礼节,翌日才跟着小黄门从宣德门进入大顺朝的皇宫当中。

对比辽国上京,耶律良自感觉上京的皇宫非常寒伧。哪怕是大顺皇宫不大,也不是辽国上京皇宫能对比的。大顺最短长的工匠堆积,用时十余年,补葺五六次的皇宫,又岂是一方才踏入农耕社会的辽国能比的?

这时候,捧着书匣的辽国使者耶律良等三人在舍人(相称于天子秘书的官员)的指导下就位,舍人向契丹使拱手施礼。这舍人乃是先皇九年进士乙等六名,唤作刘庚,字半农,算是两朝元老,深得陆承启信赖,升他做了这正五品的舍人,原属中书省,但陆承启废三省以后,便不叫中书舍人了,而直称为舍人,或者内阁舍人,是内阁大臣与天子之间通报奏折的官员。

陆承启细心地听着耶律良半文半白的汉话,并没有甚么过激的反应。这是做人最根基的规矩,不管认不承认儿家的定见,先听人家把话说完。

当然,耶律良带着任务而来,岂能就如许善罢甘休。酬酢过后,耶律良正式说了然此次前来的目标,那就是迎回耶律涅鲁古在内的二十余名契丹初级将领。

饶是耶律良来自辽国最繁华的上京,也被面前的汉人皇宫给惊呆了。红墙绿瓦,雕龙画凤,尽显雍容华贵之气。这内里的建材,极尽豪华,金碧光辉、美轮美奂的天上宫阙。在大内正门宣德门内里轴线上建大朝大庆殿,厥后为紫宸殿。在中轴线西另辟一南北轴线,前有文德殿,后有垂拱殿。紫宸、文德二殿都曾朔望视朝,都具日朝的性子,垂拱殿则是平常视事的常朝。

陆承启不晓得的是,在野史上宋朝之前,包含宋朝,皇宫用瓦多是墨色和绿色,没有黄色的用法。只要从元朝开端,才利用金黄色的瓦片,合适草原王朝对黄金家属的寄意,其实在当时的中国人看来,就像顶着一头黄翔……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