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经济特区(签约加更)[第2页/共2页]
要晓得,贩子缺的不是钱,而是职位。如果有了职位,他们才会对大顺朝承认,这是陆承启晓得的事情,可朝中大臣却不明以是,连徐崇光都反对,但这些反对声音都被陆承启压了下来。
一时候,陆承启的思路飘得很远,很远……
陆承启对劲的点了点头,说道:“首辅说的不错,此事确切不宜艹之过急,是朕失虑了。”他这么说,不过是给徐崇光一个面子。内阁草创,声望尚未建立,陆承启对他创建的内阁赐与了厚望,天然是要给点面子的,也就顺着台阶而下。
火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这四大发明,陆承启必定不会放过,同时,他更加等候更多巨大的发明……
京兆府开征了商税,同时也晋升了贩子的职位。陆承启在圣旨里明白说道:“定时交税三年,便可获得科考资格。”就这一句话,才让天下贩子猖獗起来。有些贩子富可敌国,但却苦无职位。在一些官员面前,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现在终究能够扬眉吐气,如何能不猖獗?
说实话,大顺朝的农税实在太重了,十成内里抽去了三成之多,而这还没有包含一些耕户上交给地主的佃租。陆承启看过监察司的密奏,松江府一带的耕户,一年收成,需求交出六成之多,到手里的不过四成。一亩地内里的粮食撑死了不过两百斤,一下子交出一百二十斤,剩下八十斤也仅仅能让一个三口之家吃四个月罢了,这还是极度节流的环境下。至于鸡鸭鱼肉,那是梦中才会有的食品。
“特区,顾名思义,便是与别的处所分歧的地点。朕欲在都城当中,首推税制鼎新,仅限长安城以及京兆府范围,诸卿以为如何?”
翌日,陆承启拿到了内阁与户部共同制定的经济特区打算,当即昭告天下,顿时如同在沸油里洒入了一滴小水珠,全部大顺的边境里都沸腾了,上至官员,下至布衣百姓,无不在群情经济特区。
陆承启还嫌不敷,直接把这一规定写进了大顺律内里,然后就坐等收钱了。商税的征收是一月一收,比农税快多了。毕竟商税繁多,若一年一收,说不定会给一些人钻了空子。
陆承启持续说道:“税制鼎新,乃是国之重事,须谨慎考虑。朕有一个设法,就在都城当中,设立特区如何样?”
林镇中乃是新任户部尚书,赶紧问道:“敢问陛下,特区是何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