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节葬以利民[第3页/共3页]
下一刻,赵政肃了神采,凛然道:“墨子《节葬》之篇云:‘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度百姓之利,故当若节丧之为政。【4】’”
各国君王臣民闻之,无不惊惧慑栗。楚、燕、赵、魏等数国急求会盟,共商合纵抗秦之策。
十月,天下哄传秦王意气凌云,故意剑指山东,使秦大出天下。
有近半年的缓冲和风俗,对上赵政,赵高已经能很好地节制本身的情感,起码不会再等闲地入迷发楞,更不会呈现慌乱到不知所措的环境。可此时回过神来,他才发觉本身竟因他刚才的模样失神失了个完整。
这回张苍肯分开兰陵入秦,赵高猜多数是因荀子已经不在人间,他守足了孝才解缆的,怕引他伤感,与之扳谈都很重视地避开此节,尽量问些别的。不想此时偶然提到籍谈,还是让张苍陪着他伤感了一回,实在感觉有些过意不去。
几个月后,秦赵诸地接连大旱,赵国继地动以后又遇饥荒,已是危同累卵。
待闹哄哄的大殿温馨下来,赵政振振衣袖,坐出个更加端方庄严的坐姿出来。东园令屏住呼吸,睁大眼睛满脸等候地看着他。不远处的赵凹凸眉敛眸,也不晓得在想甚么。
籍谈固然对底下的属官峻厉非常,但确是个博学广闻,气韵高古令人佩服的前辈。当年赵高还是得他赏识才当上文吏,进而有机遇将“琅环阁”的藏书看了个七七八八,并有机遇碰到赵政。此番传闻籍谈出事,赵高天然非常骇怪怜惜。
东园令说话的时候,众臣所见都是大王耐烦聆听奏议的模样,除了赵高。刚才赵政遥遥与他互换了一个眼神,然后又毫无陈迹地移开,周遭几近无人发觉。
古有太史伯兄弟【2】不避存亡秉笔挺书;今亦有籍谈刚正不阿尸谏为国。恍然间赵高记起入太史府听到的第一句话:善恶必记,以戒人主。现在竟是说话之人切身奉践,不得不让人唏嘘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