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各家的心思[第2页/共3页]
璐王府,四皇子姬文的书房里,已经有十多人,正在低头筹议着甚么,他们别离是丞相裴文矩以及他在朝堂上的门生们另有户部尚书唐俭和姬虔的谋士范骅。
见他这么说,其他世人也都点头,非常附和他的说法。
“九皇子倚仗的不过就是北辽多数督府的四十万精兵罢了,但是现在他被囚禁在王府不能分开半步,陛下又将政务交给了四位殿下措置,而老夫又掌管枢密院,只要我们跟柳平原结合,以兵部和枢密院的名义命令,将北辽多数督府裁撤士卒,将北辽多数督府的大甲士数消减到十万至十五万之间,再派人用三年的时候渗入当北辽多数督府,只要能节制此中一半的人马,你们说到时候就是九皇子消弭了软禁出来了,他还能有甚么倚仗呢?”李牧之说道。
“娘舅的意义是?”这时候姬虔才出言问道。
“不过殿下也不能粗心,三皇子还好说,强于兵事而弱于政务,再有李牧之掣肘他,对我们的威胁不大,但是二皇子姬平不简朴,不是八皇子姬虔能比,是真正的枭雄,现在又有薛举和西州都督做倚仗,他才是我们在此后三年内的大敌。”裴文矩说道。
“如许既能禁止皇后一系的独大,制止外戚擅权,还能禁止八皇子姬虔一人监国,贻误朝政的处境。”范骅对燕帝的做法身为附和,非常佩服的说道。
一样在姬虔的平南王府中,早有姬虔的一杆亲信翅膀在筹议着此后如何应对其他三位皇子跟他们分权。这些人中除了太师、工部尚书崔景升外,另有枢密院枢密使李牧之、太傅汪师韩、都察院右都御使查慎行、骁骑卫副将崔放等,文武方面都是人才济济。
“当然,为了跟柳平原缔盟,还是要委曲李枢密使啊!”崔景升又对李牧之说道。
“三皇子熟于军政而弱于政务,他如果回到君临城,不会对政务感兴趣,独一的目标就是枢密院了,是以让他做枢密院的副枢密使,跟李枢密使共分枢密院大权,这是我们跟柳氏的缔盟的筹马。”崔景升说道。
“对,陛下让四位皇子监国,就是想考查你们的处政才气,再从你们当当选出一个地才兼备之人入住东宫,这时候我们确切不能再低调了!”丞相裴文矩也附和的点头说道。
“是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结合三皇子姬弘昌打压二皇子和四皇子,争夺将他们一一摈除出朝堂,再跟三皇子和柳平原一较高低。”崔景升说道,见世人利诱,就持续解释道,“因为三皇子和柳平原的气力是我们四方权势中最弱的一方,是以他们不敢伶仃面对我们三方的任何一方,唯有跟我们合作才是正路。”
“至于两位皇子到了都城以后我们四家该如何分派处政大权,这个还需求四方商讨才行,不过现在已经到手的权力我们是绝对不能再交出去的。”崔景升说道。
“现在二皇子有西州都督府和薛举的支撑,三皇子就更别说了有柳平原和宁州雄师支撑,八皇子有李牧之和羽林骑,另有他的亲卫骁骑卫,这三年我们想要跟他们斗,没有兵权不可,而北辽多数督府就是我们在军方的倚仗,是以就是成为众矢之的,我们也不能放弃这个买卖。”唐俭开口说道,作为户部尚书的他在六部中,但是仅次于礼部尚书王佑的存在,因为在大燕,吏部是六部之首,权力最大,然后就是他的户部掌管财帛,权力仅次于吏部,本来兵部的权力也很大,可因为有了枢密院跟并不分权,兵部的权力就小了很多,刑部也是一样,因为有了大理寺跟他们分权,他们的兵力也比吏部和户部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