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璜台志》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章 宫中少年[第2页/共3页]

缘起万隆历六年。

堂中坐着几个书童,年事不尽不异,大者不过十五六岁,小者最多不过十岁,穿着尽显华贵,俱是大甘的王子皇孙。

江山聚,九朝共卓州,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整齐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卓城是当今大甘王朝都城,五府三十三州中最为敷裕的卓州城,北临昆江,东倚官山和索水,为中府一十七州的中间。卓城紧邻的昆江是甘朝最大的河道,源起西府狄州昆吾山,自西向东横贯了全部甘朝。卓城随流而下一千两百里,就到了甘朝另一州折州,在这里昆江的最大的支流折江在折镇港口汇入了昆江,奔腾千里,在福州流入东海。

瑜王长孙惊出了一身盗汗,仓猝一揖到地,惊骇道:“愚弟只是方才见到四殿下,心中惶恐,请四殿降落罪。”

李落眉头悄悄一皱,太子话音刚落,便见殿中几人眼中闪过不忿愤怒之意,却也不能不该言,恭敬一礼道:“谨遵大哥教诲。”

“你身边坐的但是我大甘皇族中少有的天纵之才,九弟的才调就是父皇也赞不断口,你不能弱了玄楼的名头。”

四皇子嘴角一动,心中晓得倘若端的逼迫李落太过,只怕万隆帝和太后那里都讨不了好果子吃,不过骑虎难下,也不肯弱了阵容,冷冷的看着李落,沉默不语。

按说李落内有太后,外有淳亲王,该是有人奉迎。不过朝经殿里,除了几个无伤风雅的繁华公子偶尔会与李落同处一桌外,凡是有权势之家极少能与李落相处一段光阴。

三皇子李玄旭走到李落身边,拿起李落桌上的平国策扫了几眼,随即抛在桌上,低声冷酷说道:“淳亲王府里但是没有教书先生么?”

自甘朝太祖李夏拥兵而起,灭残商,定都卓城,自号甘太祖,这座城池的城门高悬甘朝王旗已近两百年,而卓城长明宫中更是奉养了十三位天子,当今恰是第十三代帝君李承德继位,国号万隆。

“四,四殿下,我是……”瑜王长孙还不等说完,便被皇子打断,神采颇是不善,喝道:“甚么四四?语无伦次!”

四皇子淡淡的哦了一声,身后几人见李落出言讨情,都不再多说甚么,不过也没有善罢甘休的意义,围着李落和瑜王长孙二人。

李落心生怜悯,虽猜到四皇子此举是向着本身多些,也禁不住出言相劝道:“四哥,他是瑜王爱孙,也是我们李家属人,四哥就不要难堪他了。”

堂上的学士战战兢兢的授完这一篇论民气便仓促分开了朝经殿,似是逃命普通。殿中世人安息半晌,接着是传授宫中礼节,授业的先朝气械恭敬,李落感觉非常无趣有趣,很有些闷气,偷了个空子溜出了朝经殿。

殿门处站着几人,远远凝睇着李落和四皇子二人,抢先一人面庞英朗超脱,颇显严肃,恰是大甘太子李玄奕,身边两人,一人是三皇子李玄旭,另一个竟是当朝太师之子,皆是卓城中呼风唤雨的人物。

“我经验他有你说话的份么,不是我李家的后辈还不见得能出去这朝经殿,既然你如此仁义,玄楼,不如你替他喝了这些墨汁。”四皇子神采阴沉下来,将笔砚重重的砸在桌上,溅出几滴墨汁,污了一卷平国策。

李玄郢笑道:“我只是和他开个打趣罢了,也没筹算端的叫他喝下去。”

除了李落和一众皇子外,朝廷中也有王府侯爷、将相重臣将季子送入宫中,或得天子赐恩添为众皇子伴读,一来能够听听大甘俊彦的高才赅博之师传道解惑,二来也能和这些今后摆布大甘朝政的王爷公子早些打打交道,留些情面以待今后相见。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