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2页/共2页]
宁弈于堂前反身,谛视那薄弱少年,目光庞大。
天子神采更加对劲,却又抬眼看了看太子,道:“不过答出一题,说国士为时过早。”
他和台上凤知微擦肩而过,一转首间斜飞的眼角目光凌厉,凤知微低眉敛目神情温存,却在他将要分开那一霎低低道:“殿下,将和你同殿为臣,真是幸事。”
第二题答案递出来,世人不再漫不经心等待,都踮脚仰首严峻的看着纱帘,过了一阵子纱帘一掀,寺人惊奇镇静得近乎变调的尖嗓子刺着了全场人的神经――“第三题!”
太子暴露镇静神采,想起前些日子和老六对谈,老六提及克日大越几次叩边,金沙海寇掳掠边民一些事儿令陛下忧烦,不如劝陛下出门散散心,青溟这些年很有些人才,陛下见了也可堪告慰,无妨将此次学试范围办得昌大些,鼓吹出去,也好显现我大国国威,人才济济,安抚错愕百姓,顺带震慑下那些不懂循分的宵小,现在看来,可真是投了陛下所好,不过他可不肯这个功绩分给老六,话到口边缩了归去,笑道:“父皇励精图治,我天盛邀天之盛,天下才士,尽在帝京,现在更是擢英卷国士出世,也好让那些没眼色的宵藐视着,早些循分才是!”
一言出而四方静,一言出而心潮涌。
顷刻间惊涛拍岸,拍昏这数千人近乎空缺的大脑。
瘦长身材,着一身明黄便袍的天子“唔”了一声,道:“青溟这几年一向由你主管,更加人才辈出,倒不枉朕亲临这一遭。”
凤知微此时已经淡定了很多――当她远远瞥见金丝长卷昂首那有点熟谙的笔迹时,便如有所悟,当她确认了第一题时,便晓得,所谓擢英卷,所谓无双国士尽在此卷中,要么是误传,要么就是此卷仆人,和天下人开了一个长达六百多年的特大打趣。
过了半晌,纱帘内传来低低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