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采莲[第2页/共3页]
当时一名为华昭的绝色女子,周旋于两国之间。该女子身份成迷,有人道乃大陈末代公主,有人道乃萧国细作,有人道她乃陈国奸臣放于天子身边的眼线。亦有人道她不过一布衣之女,统统祸事皆启事为她的倾国绝貌。
二人筹议了不到一个时候,便定好两今后解缆去断情城采木莲。
瞧她那流着哈嗒子的傻样儿,好似恨不得自个儿也来一遭此般的凄美才好!
现儿个做些筹办,临到关头时便可讲究个熟门熟路,有条不紊的来。总之还是那句古今皆宜的老话儿:胜利是给有筹办的人的!
若隐于书中读过,因大昭特有的地质气性,该石头只可在大昭境内寻得。该石乃天生所产,极其硬实,很难如青石砖般打磨成同一大小,遂全部北边墙面儿的石纹拼缝都呈大小不一状,加上那天然的红色纹路,倒是极其特性,让人过目难忘。
铺子重新被拾掇了一番,食桌长凳乃至被换了方位,意在换个风水,去去倒霉。铺子的统统步入正轨,买卖算是不错,二人日日忙地脚不沾地,非常充分。
包子馒甲等面食愈发熟能生巧了后,若隐便考虑做些荷香味的点心,另有莲叶凉汤。此汤在仲夏时节喝上一大碗,趋热消火,最是清快风凉不过了。二人正时不时地筹议着去寻些木莲,瞧瞧做出的口味可有南边风莲般得好。
这断情城另有个城名,叫思昭城,为大昭国所取。说道这断情城,抑或是思昭城,倒是有一段为后代所津津乐道的别史传说。
此时北方邻国萧国视陈海内哄为一良机,蠢蠢欲动。但是萧海内政亦是不稳,某王子欲夺兄长王座。
北城墙由大昭所建,南城墙由大华所造。
小安直叹这传说够凄美动听,两个建国天子够痴情,痴情到把深爱的女子的名字拆了开作了各自的国号,还为她建了城池。
铺头不远处的阿谁曾经警告过她俩要谨慎齐进的堆栈小二,常常见着她们,总要怨上几句当初她俩怎不听劝的来。
一见到湖水,都将来得及赏看满池的木莲美景,乃至这裤腿儿都将来得及往上卷,便一个不作他想的几个大步跨入池中,速速摘了几片莲花叶子。
能寻着风莲之地儿,必是某些趋风附雅的富朱紫家或是舍得掏银子堆面子的带品级官家。
城池很小,确是担得起一个“池”字。一进城门,便可一眼瞥见南面小山上的一座寺庙。寺庙此时卷烟袅袅,想必就是传闻中的流芳寺。
听完邻居声情并茂地八完这段大华与大昭之间不得不说的过往纠结与渊源,若隐二人唏嘘不已。
传闻前朝大陈朝,末代天子为求长生不老,沉迷炼丹之术,不睬朝政,致奸臣当道。百姓不堪奸臣之削,忠良之臣亦不甘被奸臣所构陷,纷繁愤而揭杆。
断情城说远亦不远,赶着驴车,约莫三个时候便到了。和驴车商定好三个时候后于林子口相见,因着二人可贵出门一趟,便想顺道在流芳寺里上个香祈个福,赏看一番以往在南边儿从未亲目睹过的木莲,再逛逛这个城池,体验一把传闻的凄美,遂把时候拉长了一些。
“少爷,我们可要拜别?”小安扯着若隐袖子,颇感惊骇。
若隐拜了佛祖后,便拿了签筒摇签,签笺刚掉了下来,外头便传来好一阵喧闹。只闻声好几声儿“快些出城”的催促,貌似乃官兵所收回。
小安一听自家主子这般说来,立马感觉倒是有那么几分理儿,便跟着叹了一声儿红颜祸国,就将这段凄美的别史抛之脑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