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22[第1页/共2页]
“是跟了定王殿下和王妃出城赏梅。”隋丽华恭敬答复。
现在金城公主提及旧事,隋丽华忙道:“殿下言重了。回城后听闻谨妃娘娘病了,便常伴跟着她,未能去拜见公主,是我失礼。本日本来是去拜定王殿下,听他要和王妃去看梅花,就跟着去了。”她的端倪间已然添了笑意,“城外梅花连续开了,公主如果事忙,我去折梅送给公主可好?”
――在定王去墨城之前,金城公主还会偶尔去谨妃宫中逛逛,跟隋丽华也有过些来往。至厥后崔恒违令屠城,金城公主又以他为驸马,开府另居以后,两人来往便极少了。隋丽华虽很喜好跟这位高贵公主来往,何如有隋夫人的警告压着,更知定王不喜崔恒,便垂垂断了来往。
阿殷亦知此事蹊跷,便道:“动静天然越快越好。边陲起战事,朝中需求派将前去,也得盯着。烦劳曹长史操心。”她的目光落在劈面墙壁的劲弓上,面前乍然闪现定王黑袍弯弓的姿势。定王在时,她即便身在虎穴,也无所害怕,现在他不在,她内心毕竟感觉不结壮,决然道:“此事当即禀明殿下,请他尽早回京。”
“该当与此有关。只是宫里动静封闭周到,皇上虽在查处,却还未下定论。东襄在此时出兵,实在蹊跷。”常荀眉头愈皱愈深,“我再派人出去探查,驿站的动静一定够用,北边景象如何,不能只听朝堂递来的动静。”说罢,看向阿殷,咨询她的定见。
“急报的信中只说对方南下,也不知启事。动静已报至御前,皇上召了太子和诸位宰相商讨,并没有旁的动静传出来。”曹长史面色沉肃,虽是坐在椅中,却紧绷身材,似是随时能弹起来。
这回呢?
两下里遇见,竟是高元骁。
金城公主就势说好,又道:“两年未见,隋二女人确切越来越都雅了。南郡人杰地灵,可相中了甚么俊才?”
话题陡转,隋丽华面上微红,“公主又打趣我。”
手上的动静太少,平空猜度,委实无益。
传闻当时北庭将士死守,尚且能将东襄重兵阻在关外,泰州守将却在守城时丧生,因防备不敷,被东襄攻破防地,由东侧包抄畴昔,北庭悬危。
常荀乃至腾的站起家来,“可知东襄为何出兵?”
彼时的挥师南下,是为便利代王行事。当时都城生乱,东襄必也趁机夺了很多城池。
阿殷亦皱眉道:“东襄数年没有动静,俄然出兵,必有启事――莫非是为代王的事?”
阿殷未做坦白,“高将军料事如神。”
十六岁确切不小了,到来岁十七,订婚的事更加担搁不得。皇上若当真要赐婚,必也是从都城的功劳后辈中遴选个合适的给她,可那些人,如何比得上他?但是若担搁下去,真叫皇上选了旁人,那便难以挽回。
阿殷稍作游移,便命蔡高档人等待半晌,朝高元骁道:“请。”
却就在这时,北边传来动静,说东襄俄然挥兵二十万南下,分两路袭来,西侧直取北庭都护府,东侧袭向泰州都护府,势如虎狼。自数年前墨城之战,两边各有折损,息战养兵,这几年固然边防常有小股战事,却未起过大的兵戈。现在东襄挥师南下,立时朝野震惊。
“想请不如偶遇――”高元骁瞧一眼前面的蔡高档人,缓缓道:“不如请王妃喝杯茶?”
隋丽华五指紧扣袖口,眼底难掩慌乱。
阿殷到底坐不住,想了想,便将披风裹着,回住处取了样东西,出门叫上蔡高带人随行,便欲往家中去寻父亲。
阿殷虽居于王府,却因定王临走有命,每日都要去书房,听些要紧事件。这动静递来时,阿殷正跟常荀议论代王一党倾塌后朝堂上的野生作动,闻得此信,两人均是色变。